月老實習生的抉擇:以戲劇思考性別定型與貧窮
分享
「該怎麼選擇呢?」月下老人以紅繩相繫男女,畫面隨即定格在牽線的苦惱中。
實習生搭著月老肩膀,以內心獨白形式演繹月老的牽線兩難。觀察和聯想背後充斥每個人迴異的性別價值觀和潛移默化的性別定型,透過應用劇場實習生們在過程戲劇創作中互動體驗,是香港少見切入性別議題的多元嘗試。實習生年紀背景不一,性別意識深淺各異,戲劇創作正好打開話匣,展開不同形式的對話。正如一名在海外成長的實習生分享:「香港存在太多根深蒂固的社會規範,與其每次用數據和資料解說性別,不如用互動有趣的形式令我們更了解在現實中必須面對的性別議題。」
「現實中太多兩難狀況,但我們有自主權嘗試改變現況,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實習生一邊聆聽飽受家庭經濟狀況及感情抉擇雙重困擾的女主角美美的真實需要,一邊幫她從Anson和家禧中確認自己的Mr. Right。當實習生意識到自身既有的性別刻板印象,他們更願意嘗試感同身受,同理兩性面對的社會處境和掙扎。
斯文得體、婚姻脫貧、生兒育女,是女性無處逃脫的枷鎖;經濟獨立、事業有成、有肩膀有擔帶,是男性與生俱來的魔咒。隨著劇情發展,兩性面對的刻板印象、家庭壓力和社會束縛無所遁形。縱然實習生在過程戲劇創作中玩得得意忘形,每節分享時間卻肯定了他們對性別定型和貧窮議題的自覺意識早已萌芽。「以前只是思考過性別小眾和貧窮議題,未有意識到性別定型和貧窮千絲萬縷的關係。最後劇情容許我們從社會層面思考,以較宏觀角度去分析它。」
性別議題主導的形體交流:從外到內的反思,將見實習生的微少改變
形體、表情、對白和內心劇場,毫無戲劇經驗的實習生意外生動地演繹月老指派的幕幕情節。「做女人其實都好難,如果我是個男人,會不會合理些?」這是不少實習生在戲劇創作期間常提出的疑問。
時而細膩的情景對話,時而激烈的矛盾衝突,時而鬱澀的內心掙扎。實習生不知不覺習慣互動戲劇的表現節奏、場景構思和對白張力,演起來越來越自信投入。「很多不理解和爭吵是雙方溝通不足引致,但這跟男女的刻板性別表達有關。」「作為照顧者,單是男女的性別分工就不會對等,這公平嗎?」打破性別定型、思考社會規範,實習生性別自覺的提升讓他們對性別定型和貧窮的討論更深刻入微,也更有意識地從不同角度分析性別定型,避免走向二元的狹窄思考。
「在畫畫過程,我發現單從一個人的少少經濟狀況和家庭背景,足以建構我們的性別定型和強化性別分工的既定印象。」- 社工背景實習生。
「作為非異性戀,我更能理解男性角色的無形社會壓力和女性在兩性關係中的顧慮,這些在我本身關係裡都未曾觸及。」- 多元性別實習生。
「故事中以照顧者身分思考性別角色的部分,我自己深有體會。在院舍也是男人只需要照顧男人,女人就要男女都照顧!這個體制難以改變。」- 現職院舍工作的實習生。
破解性別定型與貧窮,一場有關#性別公義、#公民教育和#本地貧窮的月老實習生過程戲劇互動工作坊更像科學實驗試劑,讓性別思維和既有刻板認知碰撞,迸發出多角度的性別觀點。期待日後更多具性別意識的月老實習生為有情人牽線。
學校或團體包場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