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講月經

月經杯使用不當可致腎積水?丹麥個案報告值得關注
丹麥醫療團隊近日發表了個案報告,發現不當使用月經杯或會引致泌尿系統問題。 報告描述一名求診者於求診前6個月內持續出現輕微及短暫的側腹及下腹疼痛,有時亦會出現尿頻的情況,並曾出現過數次血尿。醫療團隊檢查發現求診者使用的月經杯於體內傾側,對一側尿路造成擠壓,加上先前輸尿管結石移除手術可能導致輸尿管狹窄造成該側腎臟水腫及引發該側出現血尿,懷疑屬腎輸尿管積水,而求診者於停用月經杯一個月後所有病癥完全消失,即使間中有使用月經杯亦未見有復發或其他問題,但因未有如以往一樣持續於經期內使用月經杯,團隊無法進行更多追蹤及觀察。 團隊表示此病例相當罕見,過往只有數宗因使用月經杯不當而引致腎輸尿管積水的記錄,而這些個案在求診後繼續使用月經杯,大多未有復發。 團隊表示月經杯引發的併發症不多,但用家與臨床專家也應多加留意,雖然同樣的病癥亦可因子宮托等其他置放於陰道內的物品導致,團隊提醒用家亦選擇正確的月經杯尺寸和形狀並正確放置非常重要,,以及在使用月經杯等用品後身體的狀態,如持續出現側腹、下腹痛甚至血尿,應尋求醫療協助。而如求診者出現側腹或下腹痛的情況同時有使用月經杯的習慣,醫療專家應將腎輸尿管積水加入鑑別診斷。 世上並無絕對安全的月經用品,即使是最為大眾熟悉的即棄衛生巾,不當使用也有機會導致念珠菌感染、尿道炎等併發症。因此,了解、認識當下可選擇的產品更為重要。同時我們亦建議不論使用任何月經產品,都應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出現持續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求醫。 資料來源
月經杯使用不當可致腎積水?丹麥個案報告值得關注
丹麥醫療團隊近日發表了個案報告,發現不當使用月經杯或會引致泌尿系統問題。 報告描述一名求診者於求診前6個月內持續出現輕微及短暫的側腹及下腹疼痛,有時亦會出現尿頻的情況,並曾出現過數次血尿。醫療團隊檢查發現求診者使用的月經杯於體內傾側,對一側尿路造成擠壓,加上先前輸尿管結石移除手術可能導致輸尿管狹窄造成該側腎臟水腫及引發該側出現血尿,懷疑屬腎輸尿管積水,而求診者於停用月經杯一個月後所有病癥完全消失,即使間中有使用月經杯亦未見有復發或其他問題,但因未有如以往一樣持續於經期內使用月經杯,團隊無法進行更多追蹤及觀察。 團隊表示此病例相當罕見,過往只有數宗因使用月經杯不當而引致腎輸尿管積水的記錄,而這些個案在求診後繼續使用月經杯,大多未有復發。 團隊表示月經杯引發的併發症不多,但用家與臨床專家也應多加留意,雖然同樣的病癥亦可因子宮托等其他置放於陰道內的物品導致,團隊提醒用家亦選擇正確的月經杯尺寸和形狀並正確放置非常重要,,以及在使用月經杯等用品後身體的狀態,如持續出現側腹、下腹痛甚至血尿,應尋求醫療協助。而如求診者出現側腹或下腹痛的情況同時有使用月經杯的習慣,醫療專家應將腎輸尿管積水加入鑑別診斷。 世上並無絕對安全的月經用品,即使是最為大眾熟悉的即棄衛生巾,不當使用也有機會導致念珠菌感染、尿道炎等併發症。因此,了解、認識當下可選擇的產品更為重要。同時我們亦建議不論使用任何月經產品,都應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出現持續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求醫。 資料來源

紐約市議會通過月經平等法案,破除月經污名|全球講月經|美國紐約
紐約市議會於上月通過了一系列議案,除有關噪音污染和空置單位問題外,更落實多個月經平等法案,以回應月經污名、減輕貧困來經者於獲取月經產品時面臨的負擔,以及解決現有城市機構在提供月經用品方面的不足。
紐約市議會通過月經平等法案,破除月經污名|全球講月經|美國紐約
紐約市議會於上月通過了一系列議案,除有關噪音污染和空置單位問題外,更落實多個月經平等法案,以回應月經污名、減輕貧困來經者於獲取月經產品時面臨的負擔,以及解決現有城市機構在提供月經用品方面的不足。

爭議中的月經假: 印度婦女及兒童發展部部長立場與民意背道而馳|全球講月經|印度
立法推行月經假的討論至今於國際間仍是充滿爭議。面對國內多次提出推行全國有薪月經假的草案,印度婦女及兒童發展部部長Irani日前於國會表明反對,認為月經周期是女性生命歷程中的自然部分而非殘障,不應被特別看待,而且認為有關措施會削弱女性於職場所得到的平等待遇,甚至引來歧視。
爭議中的月經假: 印度婦女及兒童發展部部長立場與民意背道而馳|全球講月經|印度
立法推行月經假的討論至今於國際間仍是充滿爭議。面對國內多次提出推行全國有薪月經假的草案,印度婦女及兒童發展部部長Irani日前於國會表明反對,認為月經周期是女性生命歷程中的自然部分而非殘障,不應被特別看待,而且認為有關措施會削弱女性於職場所得到的平等待遇,甚至引來歧視。

加拿大月經用品供應新規定,讓職場成為多元與包容的空間|全球講月經|加拿大
加拿大早於2015年1月份已將月經用品視為必需品而取消有關的商品及服務稅(GST),而自2019年起多個省份亦開始為學生提供免費月經用品。是次法例的推行不僅進一步正式將有關政策擴展至全國公共部門以及部分私營企業,更指明必須涵蓋跨性別、非性別常規者等生理女性以外的來經者的需要,為更多來經者提供安全、有尊嚴地的環境度過經期。目前加拿大已成為繼蘇格蘭、紐西蘭等另一推行全國性免費月經用品供應政策的國家。
加拿大月經用品供應新規定,讓職場成為多元與包容的空間|全球講月經|加拿大
加拿大早於2015年1月份已將月經用品視為必需品而取消有關的商品及服務稅(GST),而自2019年起多個省份亦開始為學生提供免費月經用品。是次法例的推行不僅進一步正式將有關政策擴展至全國公共部門以及部分私營企業,更指明必須涵蓋跨性別、非性別常規者等生理女性以外的來經者的需要,為更多來經者提供安全、有尊嚴地的環境度過經期。目前加拿大已成為繼蘇格蘭、紐西蘭等另一推行全國性免費月經用品供應政策的國家。

數據|兩張圖看懂為啥這些國家的女人還在為買不起月經用品而發愁|尖椒部落
摘要:對很多女性而言,月經用品是日常必備。但既然是必需品,它的價格為什麼要相對高於其他日常用品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女人因為買不起衛生巾而發愁? 知乎熱文《有一種女性貧窮,叫做月經貧窮》指出,“月經貧困”指的是女性由於經濟負擔能力不足而無法在經期得到足夠的衛生用品從而導致的繼續貧困。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女性選擇自製的經期衛生用品。 她們因為貧窮買不起月經用品,因為買不起月經用品而無法上學,因為無法正常上學而繼續貧窮。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打破這個循環的關鍵就是讓她們不再因為月經貧困而失學或失業。 想要消除月經貧困需要做到兩點,一是去除月經羞恥,二是讓女性能夠便利地獲取到價廉物美的月經用品。 我們常常會認為“月經貧困”只存在於少數並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事實上,即使在歐洲,截止2018年底,仍然有很多國家的政府向月經產品徵收等同奢侈品的銷售稅率,沒有正視它們作為必需品的地位,讓“月經貧窮”變成大多數婦女,尤其是底層女性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圖片說明:月經用品與奢侈品稅率數據圖) 但也有不少國家通過修法把附加在月經產品上的稅率降至較低水平。環顧世界各地,即使是發展中地區,我們也能找到不少免稅的案例。 國際上倡導了這麼多年的為月經用品免稅的行動,再配合持續的性別平權運動,在以下各國初見成效: 肯尼亞:該國在2004年就取消了婦女衛生用品的稅率,是第一個為衛生用品免稅的國家。 美國:美國雖然不施行增值稅,但是有些州對婦女衛生用品也徵收銷售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計劃禁止向女性生理衛生必需品徵收銷售稅,紐約州眾議院也通過議案,取消相關產品4%的州銷售稅,以及大約5%的地方稅。目前美國共有17個州對這些女性用品不徵稅或本身不徵收任何銷售稅。但全美仍有部分州把女性衛生用品列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英國:在英國,40年前該類用品的增值稅高達17.5%。由於反對的聲音很高,取消該類商品增值稅成為工黨的競選綱領之一,在2000年,終於調降為歐盟最低稅率5%。現在的英國婦女正在為完全取消這項稅收而努力。隨著英國脫離歐盟,相關稅項很可能會被取消。2020年2月25日,蘇格蘭議會以接近全票通過新法案,擬向當地所有女性免費提供生理用品,創下全球先例。 加拿大:加拿大在2015年7月開始,將女性衛生用品稅率從原本5%降為0%。 愛爾蘭:愛爾蘭女性同胞使用衛生巾、衛生棉條等都是零關稅,是唯一一個不給月經用品打稅的歐盟國家。 澳洲:澳洲在2000年推出貨物及勞務稅(GST),包括保險套、防曬產品、尼古丁貼片在內等保健相關產品,免課10%的稅。然而,棉條等女性衛生用品並未免稅,一名女大學生因此發起連署活動,質疑是性別歧視,要求免稅。澳洲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統計顯示,衛生棉等女性衛生用品,如果免徵GST,將使聯邦財政收入在未來十年減少約4.8億澳元。從2019年起,澳洲已取消相關稅項。 法國: 2015年10月,法國眾議院以一票之差的多數否決了將衛生棉由一般商品定為基本生活用品(米、面、糖等),由19.6%的消費稅徵稅比率降為5.5%的消費稅徵稅比的提案。不過,經群眾要求,該法案於12月順利通過。 德國:德國曾徵收19%的一般消費品稅率,自2020年1月1日起,降為7%生活必需品的低稅率。 意大利:意大利在2019年12月宣布,把對月經用品的徵稅降低到5%。 馬來西亞:由卡梅拉山蘇丁於2015年發起的“要求政府停止對女性月事用品徵稅”的請願書,已獲得逾12萬連署,並獲得國會女議員張念群的大力支持。但該國政府今年以消費稅取代銷售稅後,上至政府稅務部門下至一般行業,對“徵稅多少?對何物徵稅?”尚一知半解,制度頗為混亂。導致4月政策一旦生效,原本依據消費稅購物指南該降價的女性衛生棉“不降反升”。此稅項已於2018年取消。 瑞士:為了抗議政府課徵生理用品高達8%的奢侈稅,瑞士有女性組織發起遊行,並將紅色顏料倒入噴水池內,包含城市周圍及主要火車站等共13個噴水池都被染紅。她們希望能藉遊行讓政府聽見女性的訴求,讓大眾了解生理期是女性必經的過程,生理用品是生活必需品而非奢侈品,調降婦女生理用品的稅率。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曾對月經用品徵收5%的稅率,2018年11月取消。 (*來自微博號“Caution不留客”引述:我國增值稅條例規定,針對“避孕藥品和用具”免徵增值稅,而衛生巾增值稅為13%,不享受計生用品免徵增值稅政策,也沒有其他任何針對衛生巾的減免。) 參考資料: 知乎:有一種女性貧窮,叫做月經貧窮 Wikipedia: Tampon Tax 微博:Caution不留客 轉載自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本文来自尖椒部落-中国唯一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
數據|兩張圖看懂為啥這些國家的女人還在為買不起月經用品而發愁|尖椒部落
摘要:對很多女性而言,月經用品是日常必備。但既然是必需品,它的價格為什麼要相對高於其他日常用品呢?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女人因為買不起衛生巾而發愁? 知乎熱文《有一種女性貧窮,叫做月經貧窮》指出,“月經貧困”指的是女性由於經濟負擔能力不足而無法在經期得到足夠的衛生用品從而導致的繼續貧困。全球有4000萬女性正在經受月經貧困,在中低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女性選擇自製的經期衛生用品。 她們因為貧窮買不起月經用品,因為買不起月經用品而無法上學,因為無法正常上學而繼續貧窮。如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打破這個循環的關鍵就是讓她們不再因為月經貧困而失學或失業。 想要消除月經貧困需要做到兩點,一是去除月經羞恥,二是讓女性能夠便利地獲取到價廉物美的月經用品。 我們常常會認為“月經貧困”只存在於少數並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事實上,即使在歐洲,截止2018年底,仍然有很多國家的政府向月經產品徵收等同奢侈品的銷售稅率,沒有正視它們作為必需品的地位,讓“月經貧窮”變成大多數婦女,尤其是底層女性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圖片說明:月經用品與奢侈品稅率數據圖) 但也有不少國家通過修法把附加在月經產品上的稅率降至較低水平。環顧世界各地,即使是發展中地區,我們也能找到不少免稅的案例。 國際上倡導了這麼多年的為月經用品免稅的行動,再配合持續的性別平權運動,在以下各國初見成效: 肯尼亞:該國在2004年就取消了婦女衛生用品的稅率,是第一個為衛生用品免稅的國家。 美國:美國雖然不施行增值稅,但是有些州對婦女衛生用品也徵收銷售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計劃禁止向女性生理衛生必需品徵收銷售稅,紐約州眾議院也通過議案,取消相關產品4%的州銷售稅,以及大約5%的地方稅。目前美國共有17個州對這些女性用品不徵稅或本身不徵收任何銷售稅。但全美仍有部分州把女性衛生用品列為“奢侈品”而非“必需品”。 英國:在英國,40年前該類用品的增值稅高達17.5%。由於反對的聲音很高,取消該類商品增值稅成為工黨的競選綱領之一,在2000年,終於調降為歐盟最低稅率5%。現在的英國婦女正在為完全取消這項稅收而努力。隨著英國脫離歐盟,相關稅項很可能會被取消。2020年2月25日,蘇格蘭議會以接近全票通過新法案,擬向當地所有女性免費提供生理用品,創下全球先例。 加拿大:加拿大在2015年7月開始,將女性衛生用品稅率從原本5%降為0%。 愛爾蘭:愛爾蘭女性同胞使用衛生巾、衛生棉條等都是零關稅,是唯一一個不給月經用品打稅的歐盟國家。 澳洲:澳洲在2000年推出貨物及勞務稅(GST),包括保險套、防曬產品、尼古丁貼片在內等保健相關產品,免課10%的稅。然而,棉條等女性衛生用品並未免稅,一名女大學生因此發起連署活動,質疑是性別歧視,要求免稅。澳洲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統計顯示,衛生棉等女性衛生用品,如果免徵GST,將使聯邦財政收入在未來十年減少約4.8億澳元。從2019年起,澳洲已取消相關稅項。 法國: 2015年10月,法國眾議院以一票之差的多數否決了將衛生棉由一般商品定為基本生活用品(米、面、糖等),由19.6%的消費稅徵稅比率降為5.5%的消費稅徵稅比的提案。不過,經群眾要求,該法案於12月順利通過。 德國:德國曾徵收19%的一般消費品稅率,自2020年1月1日起,降為7%生活必需品的低稅率。 意大利:意大利在2019年12月宣布,把對月經用品的徵稅降低到5%。 馬來西亞:由卡梅拉山蘇丁於2015年發起的“要求政府停止對女性月事用品徵稅”的請願書,已獲得逾12萬連署,並獲得國會女議員張念群的大力支持。但該國政府今年以消費稅取代銷售稅後,上至政府稅務部門下至一般行業,對“徵稅多少?對何物徵稅?”尚一知半解,制度頗為混亂。導致4月政策一旦生效,原本依據消費稅購物指南該降價的女性衛生棉“不降反升”。此稅項已於2018年取消。 瑞士:為了抗議政府課徵生理用品高達8%的奢侈稅,瑞士有女性組織發起遊行,並將紅色顏料倒入噴水池內,包含城市周圍及主要火車站等共13個噴水池都被染紅。她們希望能藉遊行讓政府聽見女性的訴求,讓大眾了解生理期是女性必經的過程,生理用品是生活必需品而非奢侈品,調降婦女生理用品的稅率。 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曾對月經用品徵收5%的稅率,2018年11月取消。 (*來自微博號“Caution不留客”引述:我國增值稅條例規定,針對“避孕藥品和用具”免徵增值稅,而衛生巾增值稅為13%,不享受計生用品免徵增值稅政策,也沒有其他任何針對衛生巾的減免。) 參考資料: 知乎:有一種女性貧窮,叫做月經貧窮 Wikipedia: Tampon Tax 微博:Caution不留客 轉載自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本文来自尖椒部落-中国唯一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

你有聽過 #散裝衛生巾(棉)嗎? | 喬巴
你有聽過 #散裝衛生巾(棉)嗎? 29日早上,一條評論上了微博熱搜,不是明星娛樂八卦、不是社會新聞、也不是政治宣傳而是#散裝衛生巾網店衛生許可證系盜用在中國社群媒體炸了鍋!引起大眾熱烈討論與新聞報導也引發許多爭議。 看似是不肖廠商的話題,實則背後則是隱含非常現實且悲傷的議題。..根據中國新京報報導,8/28 有中國網友在微博發文,某店商平台出售散裝衛生巾引起熱議。100片衛生巾價格21.99元,一片約2毛錢(相當於新台幣1元😳),如此便宜的價格,引發網友質疑是三無產品*(無生產日期、無品質合格證、無生產廠家),客服回應記者,產品皆有品質保障,但記者卻注意到廠商的衛生許可證有疑慮....且新聞媒體搜索多家電商平臺發現,多名賣家稱銷售散裝衛生巾,不同長度的衛生巾價格各異,100片衛生巾價格從8元到44元不等。多名賣家稱散裝衛生巾“品質有保證”,但部分衛生巾外包裝無産品信息。擔心散裝衛生巾無合法來源與品質保障且使用的話還可能對女性身體有影響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 (完整新聞:新京報,影片,熱議的散裝衛生巾有衛生許可證? 相關企業:網店盜用我們許可證https://weibo.com/tv/show/1034:4542986428547101…央視新聞_散裝衛生巾生意:2毛一片多家網店銷售,無生産信息引擔憂 https://reurl.cc/5qrLNG香港01報導_淘寶商家售散裝衛生巾引爭議 客服堅稱品質有保證:正品退貨件 https://reurl.cc/GrmqOD).有網友便在店鋪留言區提出質疑: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殊不知,#雖然產品品質與衛生堪憂但仍可見為數不少的消費者購買。.不少網友訝異「竟然有人會購買 #散裝衛生巾」在留言區提出質疑,有網友更評論說:#不是少喝一點奶茶就可以買了嗎? 然而是實並非如此也不是這麼簡單。.其中一些回應引發廣大網友驚訝與深思: #生活難#我有難處#生活所迫 讓許多網友為之難過與震憾!#沒想到在中國還有不少買不起衛生巾的人 而這是隱藏在公共議題下,很少甚至不曾被討論卻也非常現實的問題。.● 因為經濟壓力而不得不選擇購買散裝衛生巾背後隱含了貧窮的問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出中國6億人口,平均月收入僅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5000元)引發輿論譁然。中國財經媒體《財新網》引述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揭露中國在去年,14億總人口中,有超過 13 億人的月收入不足人民幣 5000 元(約新台幣 20890 元,低於台灣最低薪資)(沃草,2020)。沒想到一直致力於脫貧、邁向小康社會的中國,卻仍有6億中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以下的人口。 有中國網友提到(Gnews,2020)中國並不是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很好,現實就是貧困家庭占了中國人的大多數,妳永遠想象不到那些貧困山區的人月收入可能才幾百。.生理期占了女性大半人生,經期用品對女性來說可說是必需品,經期來時,尤其在中港台的華人社會中,衛生棉仍是市場主流,多數女性經期用品的選擇。女性平均一次經期約五天,如一天約用8片衛生棉,每次經期大概需要用掉至少40片衛生棉。以中國來說一包衛生棉8-10片約9元-16元不等(台灣一包約40-100元不等),每個月至少要花掉36元-64元不等。對於女性來說,每次經期的開銷亦是一筆可觀的費用,無疑成為一種奢侈品,更遑論中低收入、經濟弱勢者,為了生存與溫飽因而迫使不得不尋求其他管道。更顧不上是否健康或衛生,於是便宜的 #散裝衛生棉 便成為選擇。.● 多數人以為月經貧窮只會出現在第三世界國家,然而實際上可能就在你我周邊。#不是每個人都消費得起 截至2019年,全球有4000萬女性處於月經貧窮。(中國新聞周刊,2020)。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系指因經濟困難無法負擔經期時所需的經期用品,同時缺乏取得有關用品的渠道的社會現象,而影響女性不僅身體,更影響心理,甚至造成社會問題。(端傳媒,2020;BuzzOrange,2019;倡議,2020) 尼泊爾、非洲等國家都曾報導,女性因經期來被迫隔離、或因衛生棉昂貴,因而使用葉子、碎布等東西替代衛生棉,因此增加感染婦科疾病的風險,甚至還有以性交易來換取衛生棉或有女孩因此而輟學。(風傳媒,2015) 你想不到的,在經濟發達的已開發國家英國、美國,也有月經貧窮的現象。在英國,有40%的女孩因為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試過以廁所衛生紙作為代替使用,而導致上課時注意力無法集中。(hokk,2020)BBC新聞亦曾報導英國女孩窮到沒錢買衛生用品而曠課。或有女孩經期時用衛生紙用膠條固定在內褲上、把襪子塞進內褲裏,或者乾脆把一整卷的衛生紙裹在內褲上,直到回到家再作處理(BBC,2017)。 #而台灣呢 據關鍵評論網報導(2017),在進步的台灣社會,還是有弱勢家庭為了節省衛生棉支出,逼迫家中年輕女性一天只能用兩片衛生棉,造成陰部疾病。 其實,在蝦皮上也可見 #散裝衛生巾 悄無聲息的潛入店商業者中。.對低收入、經濟弱勢者而言,經期用品無疑是一項可觀的支出與開銷,因月經貧窮而各方面地影響著女性、困擾著女性的日常。 #月經貧窮儼然是世界存在的社會的現象與問題,也可能就在你我身邊 ● 我們可以怎麼做?...
你有聽過 #散裝衛生巾(棉)嗎? | 喬巴
你有聽過 #散裝衛生巾(棉)嗎? 29日早上,一條評論上了微博熱搜,不是明星娛樂八卦、不是社會新聞、也不是政治宣傳而是#散裝衛生巾網店衛生許可證系盜用在中國社群媒體炸了鍋!引起大眾熱烈討論與新聞報導也引發許多爭議。 看似是不肖廠商的話題,實則背後則是隱含非常現實且悲傷的議題。..根據中國新京報報導,8/28 有中國網友在微博發文,某店商平台出售散裝衛生巾引起熱議。100片衛生巾價格21.99元,一片約2毛錢(相當於新台幣1元😳),如此便宜的價格,引發網友質疑是三無產品*(無生產日期、無品質合格證、無生產廠家),客服回應記者,產品皆有品質保障,但記者卻注意到廠商的衛生許可證有疑慮....且新聞媒體搜索多家電商平臺發現,多名賣家稱銷售散裝衛生巾,不同長度的衛生巾價格各異,100片衛生巾價格從8元到44元不等。多名賣家稱散裝衛生巾“品質有保證”,但部分衛生巾外包裝無産品信息。擔心散裝衛生巾無合法來源與品質保障且使用的話還可能對女性身體有影響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 (完整新聞:新京報,影片,熱議的散裝衛生巾有衛生許可證? 相關企業:網店盜用我們許可證https://weibo.com/tv/show/1034:4542986428547101…央視新聞_散裝衛生巾生意:2毛一片多家網店銷售,無生産信息引擔憂 https://reurl.cc/5qrLNG香港01報導_淘寶商家售散裝衛生巾引爭議 客服堅稱品質有保證:正品退貨件 https://reurl.cc/GrmqOD).有網友便在店鋪留言區提出質疑:這麼便宜的三無產品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殊不知,#雖然產品品質與衛生堪憂但仍可見為數不少的消費者購買。.不少網友訝異「竟然有人會購買 #散裝衛生巾」在留言區提出質疑,有網友更評論說:#不是少喝一點奶茶就可以買了嗎? 然而是實並非如此也不是這麼簡單。.其中一些回應引發廣大網友驚訝與深思: #生活難#我有難處#生活所迫 讓許多網友為之難過與震憾!#沒想到在中國還有不少買不起衛生巾的人 而這是隱藏在公共議題下,很少甚至不曾被討論卻也非常現實的問題。.● 因為經濟壓力而不得不選擇購買散裝衛生巾背後隱含了貧窮的問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指出中國6億人口,平均月收入僅人民幣1000元(約新台幣5000元)引發輿論譁然。中國財經媒體《財新網》引述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揭露中國在去年,14億總人口中,有超過 13 億人的月收入不足人民幣 5000 元(約新台幣 20890 元,低於台灣最低薪資)(沃草,2020)。沒想到一直致力於脫貧、邁向小康社會的中國,卻仍有6億中低收入及中低收入以下的人口。 有中國網友提到(Gnews,2020)中國並不是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很好,現實就是貧困家庭占了中國人的大多數,妳永遠想象不到那些貧困山區的人月收入可能才幾百。.生理期占了女性大半人生,經期用品對女性來說可說是必需品,經期來時,尤其在中港台的華人社會中,衛生棉仍是市場主流,多數女性經期用品的選擇。女性平均一次經期約五天,如一天約用8片衛生棉,每次經期大概需要用掉至少40片衛生棉。以中國來說一包衛生棉8-10片約9元-16元不等(台灣一包約40-100元不等),每個月至少要花掉36元-64元不等。對於女性來說,每次經期的開銷亦是一筆可觀的費用,無疑成為一種奢侈品,更遑論中低收入、經濟弱勢者,為了生存與溫飽因而迫使不得不尋求其他管道。更顧不上是否健康或衛生,於是便宜的 #散裝衛生棉 便成為選擇。.● 多數人以為月經貧窮只會出現在第三世界國家,然而實際上可能就在你我周邊。#不是每個人都消費得起 截至2019年,全球有4000萬女性處於月經貧窮。(中國新聞周刊,2020)。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系指因經濟困難無法負擔經期時所需的經期用品,同時缺乏取得有關用品的渠道的社會現象,而影響女性不僅身體,更影響心理,甚至造成社會問題。(端傳媒,2020;BuzzOrange,2019;倡議,2020) 尼泊爾、非洲等國家都曾報導,女性因經期來被迫隔離、或因衛生棉昂貴,因而使用葉子、碎布等東西替代衛生棉,因此增加感染婦科疾病的風險,甚至還有以性交易來換取衛生棉或有女孩因此而輟學。(風傳媒,2015) 你想不到的,在經濟發達的已開發國家英國、美國,也有月經貧窮的現象。在英國,有40%的女孩因為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試過以廁所衛生紙作為代替使用,而導致上課時注意力無法集中。(hokk,2020)BBC新聞亦曾報導英國女孩窮到沒錢買衛生用品而曠課。或有女孩經期時用衛生紙用膠條固定在內褲上、把襪子塞進內褲裏,或者乾脆把一整卷的衛生紙裹在內褲上,直到回到家再作處理(BBC,2017)。 #而台灣呢 據關鍵評論網報導(2017),在進步的台灣社會,還是有弱勢家庭為了節省衛生棉支出,逼迫家中年輕女性一天只能用兩片衛生棉,造成陰部疾病。 其實,在蝦皮上也可見 #散裝衛生巾 悄無聲息的潛入店商業者中。.對低收入、經濟弱勢者而言,經期用品無疑是一項可觀的支出與開銷,因月經貧窮而各方面地影響著女性、困擾著女性的日常。 #月經貧窮儼然是世界存在的社會的現象與問題,也可能就在你我身邊 ● 我們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