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日報|消除「月經貧窮」 FreePeriods保女性尊嚴

香港經濟日報|消除「月經貧窮」 FreePeriods保女性尊嚴

女性每月總有「嗰幾日唔方便」,需要用上各種衞生用品。這些每片數元、看似唾手可得的生活必需品,卻不是每位女士都負擔得起。外國近年掀起#FreePeriods運動,旨在為基層女性解決「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的問題。適逢每年5月28日的「世界月經衞生日」(Menstrual Hygiene Day)將至,各界不妨關注女性的月經護理問題。

一般而言,女性會在10至15歲踏入青春期,生殖器官便會受荷爾蒙影響,開始周期性排出卵子,出現初經;直至45至55歲,荷爾蒙開始減少,才步向停經。聯合國人口基金指出,以每個月經周期28天、每次5天計算,女性平均一生經歷月事2,535天,即相當於近7年。

衞生用品開支 英6成女性難負擔

說起貧窮,人們大多聯想到缺乏食物、衣服、居所等,但原來月經來潮時所需的衞生用品,對很多女性也是一種負擔,部分更是生活在已發展國家。英國月經杯品牌Intimina去年訪問當地2,000名18至55歲的女性,發現她們每月平均花費10.24英鎊(約96.3港元)購買衞生用品;有60%受訪者表示她們需要節省其他開支,才能應付購買衞生用品的費用。

當地另一兒童慈善機構Plan International UK亦於2017年發表調查,指出當地1,000名受訪的14至21歲女生,有15%表示因經濟原因難以負擔衞生用品;14%稱因經濟問題而需要向朋友借用衞生用品。

美國婦產科學醫學期刊去年2月發表研究,則發現183名居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低收入女受訪者中,有64%曾於被訪前一年內未能負擔購買衞生用品,當中21%更是每月均難以負擔這部分的開支。

亂用替代品 恐細菌感染精神添壓

此外,部分基層女性更會使用抹布、在公廁索取的嬰兒尿布,甚至把報紙塞進襪子,以代替衞生用品。然而,女性重複使用衞生用品,或以抹布、廁紙等作為替代品,均有機會導致皮膚敏感、陰道痕癢,亦會增加患上細菌性陰道炎和尿道炎的風險。月經來潮所衍生的擔憂,也會形成精神壓力,增加女性抑鬱、焦慮等風險。

父權社會縮影 礙基層女生教育

為了支援面對「月經貧窮」的女性,英國女學生Amika George於2017年發起#FreePeriods運動,要求政府為低收入家庭的女生,免費提供衞生用品。組織先後舉辦網上聯署、接受媒體訪問、撰寫文章宣揚理念。由其號召,於同年12月在唐寧街進行的請願,獲得超過2,000人響應,包括著名時裝模特兒Adwoa Aboah及Daisy Lowe。

Amika George認為,「月經貧窮」是父權社會下的現象,又指摘當地由男性主導的議會,未有就問題作出任何回應。她指「月經貧窮」會阻礙基層女生接受教育進度及實現抱負,促請政府介入。

倡免費派發 降衞生用品銷售稅

面對各界的關注,部分國家已作出回應。英國政府去年訂下於2030年或之前消除「月經貧窮」的目標,並承諾撥款25萬英鎊(約235萬港元)處理問題。兩個月後,政府成立「月經貧窮督導委員會」(Period Poverty Taskforce),供持份者商討方案,協助基層女性獲取衞生用品,以及透過教育消除各界對月經的不良印象。英國教育部及後宣布將於2019/20學年起,向全國11至18歲的女學生,免費派發衞生巾、衞生棉條等用品,並估計多達170萬名女生受惠。

此外,蘇格蘭議會於今年2月通過新法案的首輪投票,擬讓當地所有女性,在指定的社區中心、青年中心及藥房,免費索取生理用品,預計每年開支約2,410萬英鎊(約2.3億港元)。

另一邊廂,有意見認為「月經貧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部分國家向衞生用品徵收稅項。多年來,歐盟把女性衞生用品分類為「奢侈品、非必需品」(luxury/ non-essential products),而根據歐盟法例,政府需向相關產品徵收最少15%的增值稅(Value-added tax),變相提高了衞生用品的銷售價格,讓基層女性更加難負擔。

女性衞生用品的稅收議題,近年引起歐洲多國的政壇關注,早年英國辯論應否「脫歐」時,便有意見提出英國可透過與歐盟「分手」,取回撤銷向衞生用品徵收增值稅的決定權。另有意見則倡議利用相關稅款成立基金,支援遭受家暴及無家可歸的女性。合此外,多國與歐盟商議後下調稅項,其中法國把增值稅由20%降至5.5%;德國則由19%減至7%。

在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表示不排除會開徵銷售稅。假如政府真的有意開徵銷售稅,在研究細節時,相信也會考慮少收,甚至豁免部分物品的稅項。而因應各地對於「月經貧窮」的關注,預期民間也可能爭取減收或豁免女性衞生用品的銷售稅。

社企教自製衞生巾 環保助基層

前文提及,全球多國的「月經貧窮」狀況,究竟香港女性有否遇上類似問題呢?環保月事用品網店「解放月事」創辦人陳鈺霖今年初接受報章訪問時指,曾有社工分享較極端的個案,指部分家境清貧的女學生,會為了省錢而使用一片衞生巾達八小時,而非建議的三至四小時。不過她補充,本港很少基層女性買不起衞生用品,只是部分會較難負擔比較舒適的產品。由此可見,本港「月經貧窮」的問題雖不似嚴重,但仍有部分女性無奈地要「慳住用」。

為了協助本港基層女性,同時讓她們多一個較環保的選擇,陳鈺霖早前申請社創基金資助成立「解放月事」,舉辦各種工作坊教導女性用毛巾、舊衣物,縫製成可循環再造的衞生巾。

話說回來,月經是每個女性自踏入青春期後,每月均會出現的生理現象。要讓女性活得健康、有尊嚴,社會必須設法應對「月經貧窮」,使她們不會因為經濟負擔,而在月事期間受到額外之苦。

撰文 : 智經研究中心
原文刊登於:香港經濟日報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