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經期就可以避孕?

追蹤經期就可以避孕?

最近有新一代嘅智能手錶推出,唔少人熱烈地討論新增嘅體溫感測功能,甚至有人宣稱可以用佢嚟計危險期好方便。我哋唔去討論產品本身,但其實體溫感測同預測月經及懷孕嘅原理係點、又係唔係戴隻錶就咁簡單可以幫到懷孕/避孕?

一般而言,月經週期分為四個階段(月經期、濾泡期、排卵期及黃體期),一般大眾認識嘅「月經」、「嚟M」其實就係指緊月經期,即係有經血排出嘅日子,一般為2至7日(因人而異),而整個月經週期一般為大約28日(因人而異,可更短或更長),排卵日約為下次出血日前14日。由於黃體素影響,排卵後人體嘅體溫會比基礎體溫(人體於完全放鬆狀態下嘅體溫,一般量度時間為朝早起身、乜都未做甚至未落床嘅一刻)稍為高出0.幾度,而且會持續至下次月經期,假如成功懷孕體溫更會一持續高於基礎體溫,所以量度體溫亦係其中一個方法去估計自己有冇排卵或懷孕,而今次智能手錶用嘅就係經過長時間量度基礎體溫嘅變化,從而推算排卵日嘅可能出現日期。

而所謂安全期/危險期,其實就係指懷孕機率較低/較高嘅日子,一般而言就係大約排卵前4-5日至排卵後4-5日內呢段期間就係大家理解嘅危險期(或「易孕期」、「受孕窗口期」),無他,懷孕就係精子與卵子結合然後著床,精子存活於體內嘅時間與排卵日子越近,自然懷孕機率越高,而其餘日子就係一般理解嘅「安全期」。

咁既然可以量度體溫去計排卵日,咁去睇安全期/危險期咪好方便好準確?

首先留意,大多數產品嘅用字只係「推算」/「預測」排卵日,亦即係有系統地「估」。而要準確計算排卵日同危險期,其實受非常多限制,例如1. 每個月經週期日數要非常穩定一致、2. 需要收集用以推算嘅數據至少需要兩至三次經期嘅數據先開始有可信性、3. 該月並無因為壓力、失眠等生理及心理變化而影響到經期/排卵、4. 每次經期都確實只有一次排卵、5. 量度嘅裝置嘅量度及推算都非常準確等等,所以單係要準確計算(或推算)排卵日已經好困難,更別說到底排卵日前幾多日同後幾日先算係「危險期」其實連醫學界都無一個統一說法,有人話係排卵日前4-5日加排卵日共6日(Apple Watch的計算方法),有人話係排卵前4-5日加至排卵後1-2日,亦有人話係排卵前2-3日至排卵後3-4日,但原則就係用一般卵子最高可存活時間與精子最高可存活時間去劃出一個可能嘅時段。所以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想單從計算「安全期」及「危險期」去幫助懷孕及避孕本身已經係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品牌如蘋果亦有表明產品內嘅「經期追蹤app 和易孕期預測不應用於避孕」!「安全期」從來都不「安全」啊!順帶一提,好多人仍然以為「衝紅燈」係「安全」唔會懷孕,記得記得記得,衝紅燈係仍然有機會懷孕的啊!

雖然係咁,利用科技嘅幫助去協助量度同紀錄自己嘅身體變化,從而去為自己嘅健康或生活作規劃確實係可以幫助生活,例如觀察週期記錄,了解自己有冇經期異常嘅跡象,提醒自己係咪有潛在健康風險及早檢查,或者預早為出行或工作作出安排。所以,記得唔好簡化理解,最緊要認清科技只為輔助,多建立對自己身體嘅認識先係最緊要,然後接納自己嘅身體狀況係會不斷變動,再去諗如何適應或應對,咁先真係可以透過科技幫助生活!

Back t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