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528世界月經日】推動月經友善職場 僱主可以兼顧公平與效率

【528世界月經日】推動月經友善職場 僱主可以兼顧公平與效率

香港社會在過去十年間,對於應否增設月經假和如何推動月經友善的工作環境有着不少討論,特別是一些專業界別的僱主,亦從社會各界的討論之中逐漸加深對月經不適的認知,理解受經痛困擾的員工亟待公司支持,更意識到月經友善的職場其實有助提升團隊生產力。

【528世界月經日】推動月經友善職場 僱主可以兼顧公平與效率

香港社會在過去十年間,對於應否增設月經假和如何推動月經友善的工作環境有着不少討論,特別是一些專業界別的僱主,亦從社會各界的討論之中逐漸加深對月經不適的認知,理解受經痛困擾的員工亟待公司支持,更意識到月經友善的職場其實有助提升團隊生產力。

明報副刊|改用環保月事用品 實際用行動減塑兼改善月經貧窮問題

明報副刊|改用環保月事用品 實際用行動減塑兼改善月經貧窮問題

【明報專訊】來到元宇宙,「大姨媽」已out,處女膜亦要正名,月經不應是忌諱。 月經不再限於姊妹閨密之間的私語,即棄月事衛生用品為地球帶來負擔,「月經貧窮」更是跨國界問題,均值得大家好好地、公開地討論。今日「生活自企画」就由最貼身的環保月事用品談起,講到最切身之痛——經痛。 衛生巾分解需500年 月經不止為女士帶來麻煩,同時為地球帶來負擔。世界月經衛生日定在5月28日,因為月經周期平均28日,每次來經約5日。以此推算,女士一年來經13次,每日用6片衛生巾的話,約40年來經,一生就用上過萬片衛生巾,當中有不織布、聚乙烯塑膠防漏層,地球需要500年才能分解。 關注月經教育及月經貧窮組織Free Periods Hong Kong共同創辦人陳鈺霖(Zoe)8年前參加布衛生巾工作坊,初試另類月事用品。「咦!為什麼一直不知道有這些選擇呢?」她認為布衛生巾較通風,經血內水分揮發後,只留下血漬,感覺乾爽亦不會有異味。後來親身體驗月經杯,「只要放得好,裸睡也不會弄髒牀單」。其後她創辦月事產品及教育網上平台Happeriod,推廣月經教育,希望大家有不同選擇,重新認識月經、了解自己身體。 網站「走塑日誌」創辦人Carina,5年前為了環保,開始使用月經杯。她稱用月經杯不但省錢,也減少滲漏憂慮,免除了難受的黏膩感,甚至「忘記自己正來經」。 你也想一試這些產品?不妨從改用布衛生巾、月經褲開始,先踏出第一步,之後再考慮置入式的月經杯、月經碟。 1. 布衛生巾:棉布縫製 水分自然揮發 布衛生巾通常以棉布縫製,有不同長度選擇。即棄衛生巾的吸水珠和底部膠膜,把經血鎖在衛生巾內,或令人感覺焗熱;相反,布衛生巾讓水分自然揮發,感覺通爽。因應每個人的月經天數、經血量不同,Carina建議每次經期最好準備10至15片替換。 2. 月經褲:吸血量大 適合在家使用 月經褲結合衛生巾與內褲,吸血量約為3塊日用衛生巾,較布衛生巾更多。Carina稱,感覺同樣較即棄衛生巾乾爽,但外出時不方便更換,可在家時使用。 3. 月經杯:小尺寸易上手 運動需較硬身款 置入陰道收集經血的杯子,通常由矽膠、橡膠或熱塑性塑料(TPE)製成。有不同長度、直徑、容量、材質選擇,Zoe建議先試最小尺寸,直徑約4至4.5厘米會較易上手,太大可能擠壓到膀胱、尿道,引致不適。軟身杯容易摺疊,體感較舒服;硬身杯在陰道中較易展開,不易變形,但取出時會較有異物感。Zoe參考做運動導師朋友的經驗指出,為防止運動時擠壓到月經杯引致滲漏,或需較硬的月經杯。使用時,先把杯口按壓成「C」形(圖三),放入陰道後鬆開手指,讓杯子展開盛載經血。 4. 月經碟:較月經杯短 底部柔軟 與月經杯相若,分別是月經碟底部較柔軟,用手指揑着碟片中間,讓它呈「8」字形後放入體內。月經碟應卡在陰道穹,以恥骨突出位置固定(圖四)。此外月經碟長度較短,受低子宮頸的女士歡迎。   4至6小時更換防招菌 重用或置入式的月事用品,安全嗎? 「婦科角度來說,多數擔心衛生問題。以月經杯為例,建議不宜將其置於體內過長時間,應約4至6小時取出,用乾淨食水如蒸餾水或專用清洗液清理。置入太久會增加感染風險;如多於8小時,有可能引致由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TSS)。產品吸濕力愈強,風險愈高,將陰道分泌物、細菌吸收後,較易造成媒介讓細菌繁殖。」仁安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周寄雯指出,TSS初期症狀是發燒、出疹、疲倦,嚴重可危及性命。定時取出月經杯清理,並在每日使用前消毒杯體一次會較安全。...

明報副刊|改用環保月事用品 實際用行動減塑兼改善月經貧窮問題

【明報專訊】來到元宇宙,「大姨媽」已out,處女膜亦要正名,月經不應是忌諱。 月經不再限於姊妹閨密之間的私語,即棄月事衛生用品為地球帶來負擔,「月經貧窮」更是跨國界問題,均值得大家好好地、公開地討論。今日「生活自企画」就由最貼身的環保月事用品談起,講到最切身之痛——經痛。 衛生巾分解需500年 月經不止為女士帶來麻煩,同時為地球帶來負擔。世界月經衛生日定在5月28日,因為月經周期平均28日,每次來經約5日。以此推算,女士一年來經13次,每日用6片衛生巾的話,約40年來經,一生就用上過萬片衛生巾,當中有不織布、聚乙烯塑膠防漏層,地球需要500年才能分解。 關注月經教育及月經貧窮組織Free Periods Hong Kong共同創辦人陳鈺霖(Zoe)8年前參加布衛生巾工作坊,初試另類月事用品。「咦!為什麼一直不知道有這些選擇呢?」她認為布衛生巾較通風,經血內水分揮發後,只留下血漬,感覺乾爽亦不會有異味。後來親身體驗月經杯,「只要放得好,裸睡也不會弄髒牀單」。其後她創辦月事產品及教育網上平台Happeriod,推廣月經教育,希望大家有不同選擇,重新認識月經、了解自己身體。 網站「走塑日誌」創辦人Carina,5年前為了環保,開始使用月經杯。她稱用月經杯不但省錢,也減少滲漏憂慮,免除了難受的黏膩感,甚至「忘記自己正來經」。 你也想一試這些產品?不妨從改用布衛生巾、月經褲開始,先踏出第一步,之後再考慮置入式的月經杯、月經碟。 1. 布衛生巾:棉布縫製 水分自然揮發 布衛生巾通常以棉布縫製,有不同長度選擇。即棄衛生巾的吸水珠和底部膠膜,把經血鎖在衛生巾內,或令人感覺焗熱;相反,布衛生巾讓水分自然揮發,感覺通爽。因應每個人的月經天數、經血量不同,Carina建議每次經期最好準備10至15片替換。 2. 月經褲:吸血量大 適合在家使用 月經褲結合衛生巾與內褲,吸血量約為3塊日用衛生巾,較布衛生巾更多。Carina稱,感覺同樣較即棄衛生巾乾爽,但外出時不方便更換,可在家時使用。 3. 月經杯:小尺寸易上手 運動需較硬身款 置入陰道收集經血的杯子,通常由矽膠、橡膠或熱塑性塑料(TPE)製成。有不同長度、直徑、容量、材質選擇,Zoe建議先試最小尺寸,直徑約4至4.5厘米會較易上手,太大可能擠壓到膀胱、尿道,引致不適。軟身杯容易摺疊,體感較舒服;硬身杯在陰道中較易展開,不易變形,但取出時會較有異物感。Zoe參考做運動導師朋友的經驗指出,為防止運動時擠壓到月經杯引致滲漏,或需較硬的月經杯。使用時,先把杯口按壓成「C」形(圖三),放入陰道後鬆開手指,讓杯子展開盛載經血。 4. 月經碟:較月經杯短 底部柔軟 與月經杯相若,分別是月經碟底部較柔軟,用手指揑着碟片中間,讓它呈「8」字形後放入體內。月經碟應卡在陰道穹,以恥骨突出位置固定(圖四)。此外月經碟長度較短,受低子宮頸的女士歡迎。   4至6小時更換防招菌 重用或置入式的月事用品,安全嗎? 「婦科角度來說,多數擔心衛生問題。以月經杯為例,建議不宜將其置於體內過長時間,應約4至6小時取出,用乾淨食水如蒸餾水或專用清洗液清理。置入太久會增加感染風險;如多於8小時,有可能引致由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綜合症(TSS)。產品吸濕力愈強,風險愈高,將陰道分泌物、細菌吸收後,較易造成媒介讓細菌繁殖。」仁安醫院婦產科顧問醫生周寄雯指出,TSS初期症狀是發燒、出疹、疲倦,嚴重可危及性命。定時取出月經杯清理,並在每日使用前消毒杯體一次會較安全。...

Metropop|「Change Make-HER 一趟走在混沌與希望之間的旅程」 在生活細節實踐女性力量

Metropop|「Change Make-HER 一趟走在混沌與希望之間的旅程」 在生活細節...

追尋性別平等路遙漫漫,女性的自主權益仍受限於傳統的性別分工和定型。有見及此,推動性別平等的民間女性基金會的HER Fund將會在11月尾舉行「Change Make-HER 一趟走在混沌與希望之間的旅程」,通過對話、創意和手工藝為女性帶來希望。 活動設有多個環節,包括「性/別詛咒對談」,黃鈺螢、洪曉嫻、陳鈺霖3位女性創變者將會暢談個人生活經歷,分享如何在日常中實踐「女性自主」。「手縫悦事工作坊」同樣值得參與,由 Happeriod 帶領參加者親手製作 「布製衛生巾」,重新認識女性陰道。當日所得收益將會全數用於慈善用途,實在是別具意義。透過活動,大家將會更了解女性的特質,學會善待自己,在社會中保持「自我」,散發女性自主的力量。 黃鈺螢 Sonia Wong-性別研究學者、Women’s Festival HK 聯合創辦人以女性角度分享個人生活經驗,與參加者講愛情,探討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對待伴侶為「人」,而不只是一個角色,並與參加者對談創造改變的過程與轉化。 洪曉嫻 Kitty Hung-母親、詩人、生活館 KIDSCLUB 聯合創辦人與參加者分享母職、motherhood 和身份轉換與自由的經驗,在身分轉換的日子裡如何守護自己作為「女性」及「個體」的選擇,過程中不要失去「自我」,好好對待自己,實踐自己熱愛的事。 陳鈺霖 Zoe Chan-推廣另類月經用品品牌 Happeriod 及 Free Period HK以女性企業家的身份與參加者分享自愛與情緒,帶領「手縫悦事工作坊」,與參加者製作屬於自己的布衛生巾,重新認識女性的陰道及隨之牽動的情緒,以雙手在生活細節中實踐女性力量。 撰文 : Gillian...

Metropop|「Change Make-HER 一趟走在混沌與希望之間的旅程」 在生活細節...

追尋性別平等路遙漫漫,女性的自主權益仍受限於傳統的性別分工和定型。有見及此,推動性別平等的民間女性基金會的HER Fund將會在11月尾舉行「Change Make-HER 一趟走在混沌與希望之間的旅程」,通過對話、創意和手工藝為女性帶來希望。 活動設有多個環節,包括「性/別詛咒對談」,黃鈺螢、洪曉嫻、陳鈺霖3位女性創變者將會暢談個人生活經歷,分享如何在日常中實踐「女性自主」。「手縫悦事工作坊」同樣值得參與,由 Happeriod 帶領參加者親手製作 「布製衛生巾」,重新認識女性陰道。當日所得收益將會全數用於慈善用途,實在是別具意義。透過活動,大家將會更了解女性的特質,學會善待自己,在社會中保持「自我」,散發女性自主的力量。 黃鈺螢 Sonia Wong-性別研究學者、Women’s Festival HK 聯合創辦人以女性角度分享個人生活經驗,與參加者講愛情,探討如何在親密關係中對待伴侶為「人」,而不只是一個角色,並與參加者對談創造改變的過程與轉化。 洪曉嫻 Kitty Hung-母親、詩人、生活館 KIDSCLUB 聯合創辦人與參加者分享母職、motherhood 和身份轉換與自由的經驗,在身分轉換的日子裡如何守護自己作為「女性」及「個體」的選擇,過程中不要失去「自我」,好好對待自己,實踐自己熱愛的事。 陳鈺霖 Zoe Chan-推廣另類月經用品品牌 Happeriod 及 Free Period HK以女性企業家的身份與參加者分享自愛與情緒,帶領「手縫悦事工作坊」,與參加者製作屬於自己的布衛生巾,重新認識女性的陰道及隨之牽動的情緒,以雙手在生活細節中實踐女性力量。 撰文 : Gillian...

綠色和平|會員活動分享:環保月事用品 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綠色和平|會員活動分享:環保月事用品 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女生在生育年齡每月都面對月經的困擾,加上酷熱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有時會因而感到份外焗促或不適。面對氣候危機,其實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環保月事做起,除了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產品,更可以清爽舒服地活動。 綠色和平會員服務部上周日舉辦了「💚環保月事 清爽無負擔💨」布衛生巾製作坊,很高興邀請到每悅事 Happeriod 創辦人Zoe,透過講解月經的知識,教導17位會員親手製作布衛生巾,並分享如何實踐環保月事,了解布衛生巾和月經杯的美好,讓大家輕鬆嘗試環保月事,減少塑膠垃圾,為地球減輕負擔! 綠色和平「💚環保月事 清爽無負擔💨」布衛生巾製作坊,大合照分享大家的環保製成品。 © Greenpeace / Tracy Wong 環保的改變 從認識開始 不少人都知道市面大部份的月事產品中,佔9成都是塑膠,這些塑膠只使用4至8小時後便會被棄掉,卻要花500年的時間分解。相信大家都有愛莫能助的感覺,特別是愛地球的我們。活動中,大部份會員都聽過有布衛生巾、月經杯,但只有一位會員表示使用過。 © Greenpeace / Tracy Wong 大家未開始嘗試,原因不外乎擔心自己不適合使用、尚未「的起心肝」改變固有習慣、有價錢上的考量,甚至存在社會上的傳統思想:使用月經杯導致處女膜穿破。不過,隨著社會上思想的改變,也有不少KOL或知名人士陸續推廣這些環保月事用品的好處,並為大眾排除疑難。 Zoe表示:「處女膜只是一個名稱,並不代表女生的貞潔。現時已有不少國家為此而更改這學術名詞為陰道冠,希望讓大家解除這顧慮,擁有月事用品的選擇權。」 © Greenpeace / Tracy Wong 消費者的力量,改變市場上的產品趨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接觸這些環保產品,市面上更引入了不同產地、款式的選擇。綠色和平一直積極凝聚消費者力量,推動生產商或分銷商按照市場需要改變生產及銷售模式 ,達到真正的源頭減廢,同時給予消費者選擇的權利。這次活動當中講解到月經是什麼,分析了各種月事用品,以及使用方法,期望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Zoe分享:「布衛生巾和月經杯如何達到環保效益?只要保養得宜、清洗乾淨,布衛生巾可以使用3至5年,月經杯更可以用上10至15年。這樣大大減少了每月耗用衛生巾所製造的塑膠垃圾。」...

綠色和平|會員活動分享:環保月事用品 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女生在生育年齡每月都面對月經的困擾,加上酷熱天氣變得越來越頻繁,有時會因而感到份外焗促或不適。面對氣候危機,其實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環保月事做起,除了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產品,更可以清爽舒服地活動。 綠色和平會員服務部上周日舉辦了「💚環保月事 清爽無負擔💨」布衛生巾製作坊,很高興邀請到每悅事 Happeriod 創辦人Zoe,透過講解月經的知識,教導17位會員親手製作布衛生巾,並分享如何實踐環保月事,了解布衛生巾和月經杯的美好,讓大家輕鬆嘗試環保月事,減少塑膠垃圾,為地球減輕負擔! 綠色和平「💚環保月事 清爽無負擔💨」布衛生巾製作坊,大合照分享大家的環保製成品。 © Greenpeace / Tracy Wong 環保的改變 從認識開始 不少人都知道市面大部份的月事產品中,佔9成都是塑膠,這些塑膠只使用4至8小時後便會被棄掉,卻要花500年的時間分解。相信大家都有愛莫能助的感覺,特別是愛地球的我們。活動中,大部份會員都聽過有布衛生巾、月經杯,但只有一位會員表示使用過。 © Greenpeace / Tracy Wong 大家未開始嘗試,原因不外乎擔心自己不適合使用、尚未「的起心肝」改變固有習慣、有價錢上的考量,甚至存在社會上的傳統思想:使用月經杯導致處女膜穿破。不過,隨著社會上思想的改變,也有不少KOL或知名人士陸續推廣這些環保月事用品的好處,並為大眾排除疑難。 Zoe表示:「處女膜只是一個名稱,並不代表女生的貞潔。現時已有不少國家為此而更改這學術名詞為陰道冠,希望讓大家解除這顧慮,擁有月事用品的選擇權。」 © Greenpeace / Tracy Wong 消費者的力量,改變市場上的產品趨勢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接觸這些環保產品,市面上更引入了不同產地、款式的選擇。綠色和平一直積極凝聚消費者力量,推動生產商或分銷商按照市場需要改變生產及銷售模式 ,達到真正的源頭減廢,同時給予消費者選擇的權利。這次活動當中講解到月經是什麼,分析了各種月事用品,以及使用方法,期望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Zoe分享:「布衛生巾和月經杯如何達到環保效益?只要保養得宜、清洗乾淨,布衛生巾可以使用3至5年,月經杯更可以用上10至15年。這樣大大減少了每月耗用衛生巾所製造的塑膠垃圾。」...

經濟通 etnet|女生何時才能獲得經痛假期?情緒調查結果顯示:過半職場女士擔心申請經痛假被歧視!

經濟通 etnet|女生何時才能獲得經痛假期?情緒調查結果顯示:過半職場女士擔心申請經痛假被歧視!

作為職場女性,相信你你你和我都曾經因為嚴重經痛而想請病假,但有多少人真的試過這樣做?最近Womanizer及它的全球測試小組MasturbaTEAM,針對有薪經痛假期,向26個國家的470名月經者進行了情緒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女士有薪經痛假期在社會上的公眾意識仍有增進空間,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女性因為經痛假期而產生的職場壓力。 月經者大多數不會請有薪病假試過經痛的人都明白,雖然真的會有身體疼痛不適,甚至暈眩、無力的症狀,但真的去看醫生、吃藥、申請假紙的其實不多,所以對於有薪經痛假期,情緒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近半受訪者認為,其不被社會接受的信念會持續存在,並擔心僱主不會接受經痛作為有效病假理由,當中亦有近四成受訪者表示因為公事繁忙而不能請經痛病假。香港性學家Sara Tang也表示在香港,月經者不請病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文化,女性擔心請病假可能會導致被僱主歧視,並在工作場所為她們製造其他障礙。正正是以上的各種原因,令經痛者每月都只能硬著頭皮、頂著不適的身軀照常上班。月經者自己又如何看待月經假期?月經者對於在每月身體不適時,可以獲得額外的休息日,當然大部分人都非常歡迎。有近八成受訪者同意如果可以在經痛最嚴重的那天休息,他們會更有效率工作,亦表示月經假期會是公司創造安全工作場所的好信號,即是認為提供經痛假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可惜,在現實中,經痛及經痛假等話題,在專業職場環境裡似乎比公共場合裡更像一個禁忌,97%的受訪者說他們的僱主從來沒有討論過月經假期,更不用說會提出月經假期。而86%受訪者的僱主不會提供月經假期,她們亦不感到奇怪。雖然有薪經痛假期獲得很多支持,但是同時出現職場上的擔憂。例如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因為經痛假會減少工作時間,因而擔心這會導致對僱用月經者持有保留。即是有機會到最後,經痛假期由提升女性職場權益,反而成了推進職場性別歧視的因素。 Happeriod創始人兼董事Zoe Chan稱月經在很多人的腦海中,仍然是一個禁忌。有些月經者甚至會認為在經期期間表達『虛弱』是不行的。亦發現有些人不會請月經假期,是因為他們認為若不去取得醫療證明,這是很難證明他們有這個需要的。 幸好現今社會的接受程度提高,月經及經痛不再成為禁忌,近年亦出現眾多女性社會機構,透過不同的研究調查,能讓社會上更多人聽見女性的需要及聲音,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和文化。究竟姊妹們何時才能毫無顧慮地申請或享有月經假期? 撰文 : Charmian Li 原文刊登於:經濟通 etnet

經濟通 etnet|女生何時才能獲得經痛假期?情緒調查結果顯示:過半職場女士擔心申請經痛假被歧視!

作為職場女性,相信你你你和我都曾經因為嚴重經痛而想請病假,但有多少人真的試過這樣做?最近Womanizer及它的全球測試小組MasturbaTEAM,針對有薪經痛假期,向26個國家的470名月經者進行了情緒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女士有薪經痛假期在社會上的公眾意識仍有增進空間,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女性因為經痛假期而產生的職場壓力。 月經者大多數不會請有薪病假試過經痛的人都明白,雖然真的會有身體疼痛不適,甚至暈眩、無力的症狀,但真的去看醫生、吃藥、申請假紙的其實不多,所以對於有薪經痛假期,情緒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近半受訪者認為,其不被社會接受的信念會持續存在,並擔心僱主不會接受經痛作為有效病假理由,當中亦有近四成受訪者表示因為公事繁忙而不能請經痛病假。香港性學家Sara Tang也表示在香港,月經者不請病假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文化,女性擔心請病假可能會導致被僱主歧視,並在工作場所為她們製造其他障礙。正正是以上的各種原因,令經痛者每月都只能硬著頭皮、頂著不適的身軀照常上班。月經者自己又如何看待月經假期?月經者對於在每月身體不適時,可以獲得額外的休息日,當然大部分人都非常歡迎。有近八成受訪者同意如果可以在經痛最嚴重的那天休息,他們會更有效率工作,亦表示月經假期會是公司創造安全工作場所的好信號,即是認為提供經痛假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可惜,在現實中,經痛及經痛假等話題,在專業職場環境裡似乎比公共場合裡更像一個禁忌,97%的受訪者說他們的僱主從來沒有討論過月經假期,更不用說會提出月經假期。而86%受訪者的僱主不會提供月經假期,她們亦不感到奇怪。雖然有薪經痛假期獲得很多支持,但是同時出現職場上的擔憂。例如近八成受訪者表示因為經痛假會減少工作時間,因而擔心這會導致對僱用月經者持有保留。即是有機會到最後,經痛假期由提升女性職場權益,反而成了推進職場性別歧視的因素。 Happeriod創始人兼董事Zoe Chan稱月經在很多人的腦海中,仍然是一個禁忌。有些月經者甚至會認為在經期期間表達『虛弱』是不行的。亦發現有些人不會請月經假期,是因為他們認為若不去取得醫療證明,這是很難證明他們有這個需要的。 幸好現今社會的接受程度提高,月經及經痛不再成為禁忌,近年亦出現眾多女性社會機構,透過不同的研究調查,能讓社會上更多人聽見女性的需要及聲音,創造一個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和文化。究竟姊妹們何時才能毫無顧慮地申請或享有月經假期? 撰文 : Charmian Li 原文刊登於:經濟通 etnet

TimeOut|Happeriod's pop-up and exhibition at Pvhlo Hatch

TimeOut|Happeriod's pop-up and exhibition at Pv...

Time Out says Happeriod is a Hong Kong-based NGO founded in 2014 by Zoe Chan with a mission to destigmatise menstruation and to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educating women...

TimeOut|Happeriod's pop-up and exhibition at Pv...

Time Out says Happeriod is a Hong Kong-based NGO founded in 2014 by Zoe Chan with a mission to destigmatise menstruation and to serve as a platform for educating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