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Coverage

香港01|【女生心事】由抗拒「月經杯」到試用:這為自己,不一定為環保!
撰文:許芷婷2018-05-27 10:02最後更新日期:2018-05-27 10:02一個月,總有數天不方便。這句對白,在廣告中聽多了,再加上自身親身經歷⋯⋯便也就把月事和「麻煩」掛了勾。今次特意邀來兩位女生Jade與Zoe,大談女生才明白的心事:月事為何一定要是麻煩事?攝影:陳嘉元Jade(中)自畢業開始已對社福界十分有興趣,一直都在協助弱勢社群團體的工作,直到加入有關性別平等的HerFund後,才發現原來沒有選擇的女生也可能是弱勢社群? 而Zoe(左)則營運「小刺蝟」網站,專門推廣「另類」女生衛生用品。是次二人便與記者(右)大談「女生心事」。(陳嘉元攝)Jade(中)自畢業開始已對社福界十分有興趣,一直都在協助弱勢社群團體的工作,直到加入有關性別平等的HerFund後,才發現原來沒有選擇的女生也可能是弱勢社群? 而Zoe(左)則營運「小刺蝟」網站,專門推廣「另類」女生衛生用品。是次二人便與記者(右)大談「女生心事」。(陳嘉元攝)女生總是處於「下靶位」?月事並不可恥!說到弱勢社群,或許想到老人、基層、小數族裔,有沒有想過,「你」原來也是其中一員?記者:說起月事,第一件聨想到的事是?Jade:焗!Zoe:對!和麻煩!但現在不會了。哈!記者:當然還有男友那杯暖水……(大笑)記者:那月事來臨,最希望男友明白甚麼?Jade: 其實男生永遠不會明!有時我只想「攤屍」!Zoe:其實……我老公會帶一片衛生巾在他的背包中,以防我忘記了。(甜笑)(全場起哄,記者與Jade一起尖叫)Jade:那應加入暖男特質系列!記者:你就好!我一定要告訴男友!但其實,很多男生都不會這做吧……你們的朋友又如何?Jade:即使是女生自己,也總對月事有些忌諱。在舊公司工作,拿衛生巾也到廁所也會收收埋埋!身邊朋友說不介意,但卻不是這樣!(家中有人出嫁了)月事來了,就不要走新娘子的床!-Jade的媽媽一次與男性同事逛超級市場,他竟避開女性衛生用品一欄!叫我自己行!-Jade我才不要碰衛生巾!碰了衰三年!哈!-記者的朋友我當然會幫你買衛生巾,若然你真的十分趕急。-朋友男友Jade道:「為何有些男女都總是以月事為恥?」(陳嘉元攝)Zoe:其實很多時,女生都好像處於「下靶位」!記者:為何覺得女生總是「下靶位」?Jade:女生身材總是被取笑!大又笑、小又笑!Zoe:對!就如我要結婚了,別人總問為何我不減肥……Jade:但沒有叫你老公減肥?Zoe:就是沒有!還有很多有有味笑話!雖然,「有味笑話」也可以是調情的一種,說不定有些女生也會喜愛,若在學校中、工作上,這些笑話絕不合適,因為『講者』只是有心娛樂自己。(被問:你那麼高,手長腳長!)我最長的地方不是這兒!-男生A(在搬運)我腰好得!-男性同事 Zoe:或許因為成日係「下靶」,月事又好像是禁忌似的,女生便更加不想把月經杯塞進陰道……Jade:係,我的朋友也十分抗拒,怕「鬆」!記者:那到底會不會「鬆」?Zoe:那有這麼容易!陰道有彈性,肌肉也就如「老鼠仔」般,需要訓練。有些女生訓練有素,可用陰道肌肉把月經杯退出來!記者:好厲害!X-men一樣!或許,一個小小杯子也可以讓我們踢走月事給我們的限制?女生不應被月事限制:用月經杯不是為了環保。Zoe:「用完返唔到轉頭!」(陳嘉元攝)記者:月經杯,說就易,真要用還是有些卻步……它到底有甚麼吸引你?Jade:我還未試過,但很想試!因為若然世界有一件物件可令月事來臨時不「焗」,甚麼我都願意做!就如現在我都會帶自己的杯買飲料,道理一樣,未必如想像中麻煩!Zoe:對!這正是我轉用的原因!以後前覺得煩!現在我反而有點期待,因為又可以試試新產品!Jade:就似買了新衣想要立即試穿!Jade:「女生也應該有選擇!」(陳嘉元攝)記者: 那買了月經杯便立即試用?覺得如何?Zoe:「返唔到轉頭!」我最愛用月經杯,因為如綿條一樣,你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好像月事沒來一樣!我晚上特別「反瞓」!也不用擔心!記者:有沒有那麼誇張?說得我也心動! 那衛生巾 vs 綿條 vs 月經杯,最愛哪一種?Zoe:月事來臨,也總有些活動不能參與。其實我並不是因為環保,不一定要在衛生用品上減廢。我選了月經杯時因為方便和舒適。它令我沒有活動限制,可以游水,也可以浸溫泉。Jade:我也會嘗試月經杯!當衣服、鞋子可以選擇款式、質料的時候,為何衛生用品不能呢?月經杯都市傳說:用月經杯會暈?記者身邊的朋友,大多都不直言不敢亦不想嘗試,只有數位表示有興趣,但她們都不約而同地對月經杯都有些「迷思」,令她們卻步。記者結集了這些問題,請教資深用家Zoe。很多女生質疑,月經杯會令陰道鬆弛。(陳嘉元攝)1. 聽說,用月經杯中毒?好危險!Zoe:這是中毒休克症候群,其實男女生都有機會患上。早期的綿條加入高量的「吸水珠珠」,陰道乾涸時便會容易造成傷口,而又長時候沒有更換時,令細菌增生。其實月經杯同樣會令細菌增生,但只要我們6-8小時更換,保持雙手和月經杯清潔。外國有報導,指有女模使用月經杯後中毒,但其實她是兩天沒有更換。2. 沒有性經險,怕不怕?Zoe:很多人擔心處女膜會「穿」,其實很多運動也會令處女膜「穿」,絕對不如大部份人的想像,它並不如珍珠奶茶的蓋子一般,一戳就穿。它本身有「開口」,隨年紀增長亦會越來越有彈性。而有些人更是天生沒有處女膜的,因此以此來判斷女生有沒有性經驗,是不準確的。至於痛楚,其實只有陰道貼近出口位置,才有痛覺神經。只要「攝」夠入,便不會有「異物感」。Zoe道,月經杯有尺碼之分,應按各人體格而選購,而非月經量。她說,一般未生過小孩的香港女生,細碼通常是最舒適的。Zoe建議,月經杯雖然方便,但最少5-8小時便需更換。(陳嘉元攝)Zoe道,月經杯有尺碼之分,應按各人體格而選購,而非月經量。她說,一般未生過小孩的香港女生,細碼通常是最舒適的。Zoe建議,月經杯雖然方便,但最少5-8小時便需更換。(陳嘉元攝)3.拿不出來怎麼辧!Zoe:各位!你的子宮不是無底洞!而子宮頸只有2-3mm闊,連綿條都不可能入到盡,月經更是絕不會「不見」。小刺蝟網站亦有更多布衛生巾出售。(陳嘉元攝)布衛生巾花款眾多。(陳嘉元攝)布衛生巾花款眾多,長度、厚度不一。(陳嘉元攝)場地提供:Living room cafe(長沙灣福榮街350號D座905室)原文:https://www.hk01.com/%E7%9F%A5%E6%80%A7%E5%A5%B3%E7%94%9F/191967/%E5%A5%B3%E7%94%9F%E5%BF%83%E4%BA%8B-%E7%94%B1%E6%8A%97%E6%8B%92-%E6%9C%88%E7%B6%93%E6%9D%AF-%E5%88%B0%E8%A9%A6%E7%94%A8-%E9%80%99%E7%82%BA%E8%87%AA%E5%B7%B1-%E4%B8%8D%E4%B8%80%E5%AE%9A%E7%82%BA%E7%92%B0%E4%BF%9D
香港01|【女生心事】由抗拒「月經杯」到試用:這為自己,不一定為環保!
撰文:許芷婷2018-05-27 10:02最後更新日期:2018-05-27 10:02一個月,總有數天不方便。這句對白,在廣告中聽多了,再加上自身親身經歷⋯⋯便也就把月事和「麻煩」掛了勾。今次特意邀來兩位女生Jade與Zoe,大談女生才明白的心事:月事為何一定要是麻煩事?攝影:陳嘉元Jade(中)自畢業開始已對社福界十分有興趣,一直都在協助弱勢社群團體的工作,直到加入有關性別平等的HerFund後,才發現原來沒有選擇的女生也可能是弱勢社群? 而Zoe(左)則營運「小刺蝟」網站,專門推廣「另類」女生衛生用品。是次二人便與記者(右)大談「女生心事」。(陳嘉元攝)Jade(中)自畢業開始已對社福界十分有興趣,一直都在協助弱勢社群團體的工作,直到加入有關性別平等的HerFund後,才發現原來沒有選擇的女生也可能是弱勢社群? 而Zoe(左)則營運「小刺蝟」網站,專門推廣「另類」女生衛生用品。是次二人便與記者(右)大談「女生心事」。(陳嘉元攝)女生總是處於「下靶位」?月事並不可恥!說到弱勢社群,或許想到老人、基層、小數族裔,有沒有想過,「你」原來也是其中一員?記者:說起月事,第一件聨想到的事是?Jade:焗!Zoe:對!和麻煩!但現在不會了。哈!記者:當然還有男友那杯暖水……(大笑)記者:那月事來臨,最希望男友明白甚麼?Jade: 其實男生永遠不會明!有時我只想「攤屍」!Zoe:其實……我老公會帶一片衛生巾在他的背包中,以防我忘記了。(甜笑)(全場起哄,記者與Jade一起尖叫)Jade:那應加入暖男特質系列!記者:你就好!我一定要告訴男友!但其實,很多男生都不會這做吧……你們的朋友又如何?Jade:即使是女生自己,也總對月事有些忌諱。在舊公司工作,拿衛生巾也到廁所也會收收埋埋!身邊朋友說不介意,但卻不是這樣!(家中有人出嫁了)月事來了,就不要走新娘子的床!-Jade的媽媽一次與男性同事逛超級市場,他竟避開女性衛生用品一欄!叫我自己行!-Jade我才不要碰衛生巾!碰了衰三年!哈!-記者的朋友我當然會幫你買衛生巾,若然你真的十分趕急。-朋友男友Jade道:「為何有些男女都總是以月事為恥?」(陳嘉元攝)Zoe:其實很多時,女生都好像處於「下靶位」!記者:為何覺得女生總是「下靶位」?Jade:女生身材總是被取笑!大又笑、小又笑!Zoe:對!就如我要結婚了,別人總問為何我不減肥……Jade:但沒有叫你老公減肥?Zoe:就是沒有!還有很多有有味笑話!雖然,「有味笑話」也可以是調情的一種,說不定有些女生也會喜愛,若在學校中、工作上,這些笑話絕不合適,因為『講者』只是有心娛樂自己。(被問:你那麼高,手長腳長!)我最長的地方不是這兒!-男生A(在搬運)我腰好得!-男性同事 Zoe:或許因為成日係「下靶」,月事又好像是禁忌似的,女生便更加不想把月經杯塞進陰道……Jade:係,我的朋友也十分抗拒,怕「鬆」!記者:那到底會不會「鬆」?Zoe:那有這麼容易!陰道有彈性,肌肉也就如「老鼠仔」般,需要訓練。有些女生訓練有素,可用陰道肌肉把月經杯退出來!記者:好厲害!X-men一樣!或許,一個小小杯子也可以讓我們踢走月事給我們的限制?女生不應被月事限制:用月經杯不是為了環保。Zoe:「用完返唔到轉頭!」(陳嘉元攝)記者:月經杯,說就易,真要用還是有些卻步……它到底有甚麼吸引你?Jade:我還未試過,但很想試!因為若然世界有一件物件可令月事來臨時不「焗」,甚麼我都願意做!就如現在我都會帶自己的杯買飲料,道理一樣,未必如想像中麻煩!Zoe:對!這正是我轉用的原因!以後前覺得煩!現在我反而有點期待,因為又可以試試新產品!Jade:就似買了新衣想要立即試穿!Jade:「女生也應該有選擇!」(陳嘉元攝)記者: 那買了月經杯便立即試用?覺得如何?Zoe:「返唔到轉頭!」我最愛用月經杯,因為如綿條一樣,你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好像月事沒來一樣!我晚上特別「反瞓」!也不用擔心!記者:有沒有那麼誇張?說得我也心動! 那衛生巾 vs 綿條 vs 月經杯,最愛哪一種?Zoe:月事來臨,也總有些活動不能參與。其實我並不是因為環保,不一定要在衛生用品上減廢。我選了月經杯時因為方便和舒適。它令我沒有活動限制,可以游水,也可以浸溫泉。Jade:我也會嘗試月經杯!當衣服、鞋子可以選擇款式、質料的時候,為何衛生用品不能呢?月經杯都市傳說:用月經杯會暈?記者身邊的朋友,大多都不直言不敢亦不想嘗試,只有數位表示有興趣,但她們都不約而同地對月經杯都有些「迷思」,令她們卻步。記者結集了這些問題,請教資深用家Zoe。很多女生質疑,月經杯會令陰道鬆弛。(陳嘉元攝)1. 聽說,用月經杯中毒?好危險!Zoe:這是中毒休克症候群,其實男女生都有機會患上。早期的綿條加入高量的「吸水珠珠」,陰道乾涸時便會容易造成傷口,而又長時候沒有更換時,令細菌增生。其實月經杯同樣會令細菌增生,但只要我們6-8小時更換,保持雙手和月經杯清潔。外國有報導,指有女模使用月經杯後中毒,但其實她是兩天沒有更換。2. 沒有性經險,怕不怕?Zoe:很多人擔心處女膜會「穿」,其實很多運動也會令處女膜「穿」,絕對不如大部份人的想像,它並不如珍珠奶茶的蓋子一般,一戳就穿。它本身有「開口」,隨年紀增長亦會越來越有彈性。而有些人更是天生沒有處女膜的,因此以此來判斷女生有沒有性經驗,是不準確的。至於痛楚,其實只有陰道貼近出口位置,才有痛覺神經。只要「攝」夠入,便不會有「異物感」。Zoe道,月經杯有尺碼之分,應按各人體格而選購,而非月經量。她說,一般未生過小孩的香港女生,細碼通常是最舒適的。Zoe建議,月經杯雖然方便,但最少5-8小時便需更換。(陳嘉元攝)Zoe道,月經杯有尺碼之分,應按各人體格而選購,而非月經量。她說,一般未生過小孩的香港女生,細碼通常是最舒適的。Zoe建議,月經杯雖然方便,但最少5-8小時便需更換。(陳嘉元攝)3.拿不出來怎麼辧!Zoe:各位!你的子宮不是無底洞!而子宮頸只有2-3mm闊,連綿條都不可能入到盡,月經更是絕不會「不見」。小刺蝟網站亦有更多布衛生巾出售。(陳嘉元攝)布衛生巾花款眾多。(陳嘉元攝)布衛生巾花款眾多,長度、厚度不一。(陳嘉元攝)場地提供:Living room cafe(長沙灣福榮街350號D座905室)原文:https://www.hk01.com/%E7%9F%A5%E6%80%A7%E5%A5%B3%E7%94%9F/191967/%E5%A5%B3%E7%94%9F%E5%BF%83%E4%BA%8B-%E7%94%B1%E6%8A%97%E6%8B%92-%E6%9C%88%E7%B6%93%E6%9D%AF-%E5%88%B0%E8%A9%A6%E7%94%A8-%E9%80%99%E7%82%BA%E8%87%AA%E5%B7%B1-%E4%B8%8D%E4%B8%80%E5%AE%9A%E7%82%BA%E7%92%B0%E4%BF%9D

明周文化|處女唔好用月經杯?女生出書贈全港中學 力推正向月事
大姨媽、M Come、period……月經的代名詞很多,「大家忌諱說月事,可能因為很多人對它印象很差,等同異味和不舒服。」正向月事發起人陳鈺霖(Zoe)在2014年首次試用布衛生巾及月事杯後,發現比即棄衛生用品舒服得多,索性開始自製布衛生巾兼代理相關產品出售。曾在非牟利婦女組織工作的她,發現比起講座,這些用品更能引起人們討論身體議題,最近她成功眾籌一本關於月事的小冊子,免費送贈全港中學,立志推動大家正面認識月事。 Zoe四年前開始轉用月經杯、布衛生巾等環保衛生用品,後來更代理出售。 市集擺檔 破解女生疑慮 近年市面上多了布衛生巾和月經杯等選擇,跟很多女生一樣,Zoe最初嘗試這類產品,純粹基於環保考慮,「每次來經都要用大量即棄衛生巾,每塊都有塑膠成份,一個女生一生人就扔掉一萬五百多塊膠!」即棄衛生巾含有漂白劑、消毒劑、人工香料等有害化學成份,加上膠膜不透氣,容易引致女性炎症。 四年前,她首次試用布衛生巾和月經杯,「比即棄衛生巾舒服一百倍!真的很透氣,好似穿了一條較厚的內褲。」儘管使用後,需要以蘇打粉水浸泡,再以家事皂清洗,但那舒適感令她覺得這些功夫都是值得的。她還與男朋友參與了一個自製布衛生巾工作坊,學習動手造,後來幫朋友團購產品,索性自立品牌出售及代理相關產品。 她直言月經杯使用更方便,只需把它摺細,直接放入陰道內,去洗手間時以取出,以清水沖洗便可再用,回到家後以滾水洗清消毒便可,「現在還有些專為月經杯而設的濕紙巾,把月經傾倒後,抹一抹杯子就可繼續使用!」即使正值經期,也不必告別戶外活動和運動。 布衛生巾與即棄衛生巾一樣,有日用、夜用不同長度,亦有以有機棉製作的款式;月經杯則有不同容量,下端的把柄方便用家把杯從陰道內取出,有些月經杯更是以社企形式經營,客人每買入一個,就會送出一個給貧窮國家女生。 然而,當她把產品帶到市集出售,人們反應各異,有父親知道月經杯要放進陰道內使用,馬上拉開女兒急急腳走,一臉尷尬說:「等你結婚之後才要用的!」也有男友主動購買送予女伴。顧客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一是會否令陰道變鬆,影響男方享受性事?二是會否弄破處女膜? 「原來很多女生都是顧慮另一半的看法,多於自己的感受。」她發現這些產品成為了解答女生疑問的最佳契機,她解釋,使用月經杯放入及拿出來,陰部都需要用力,原理猶如孕婦產後做收陰運動,所以如果發力得宜,反而會令陰道收緊。 Zoe以模型示範如何將月經杯放入陰道,她說,很多女生都不知道處女膜的位置,以為是陰道深入處,其實處女膜很接近陰道口,洗澡時也很易觸摸到。 有些月經杯上有刻度,令女生具體知道流量,了解身體狀態。 眾籌出書 補學校性教育不足 曾經在非牟利婦女組織工作的她,發現以往組織推廣性別教育,僅能入學校,或者要找社福機構轉介,難以接觸在職人士;反而到市集擺賣,講解衛生產品用法時,能直接解答人們對身體的疑惑,「客人有各式各樣的疑問,我才發現,香港的性教育如此貧乏,其實很多人對身體都不了解。」 例如很多女生都不了解處女膜的構造,甚至連台灣也有些婦科醫生說處女別使用月經杯,「處女膜不是珍珠奶茶那塊密封的膜,密封的話就無法排出經血了!它有是有孔的,有不同形態,處女膜位置並不深入,非常靠近陰道口,我們洗澡時很易碰到,所以把月經杯放進去時,並不會把它弄穿。」何況有些女生根本天生沒有處女膜。 《十萬個月事為什麼》實體教學手冊介紹了不同的衛生用品及用法,還有電子書版本供公眾參考。 為了開放對月經的討論,她在兩年前透過申請「Mad創不同」基金,出版了關於正向月事的電子書《十萬個月事為什麼》,解構各種對月事用品及身體的疑問,最近成功在網上眾籌,製作實體教學手冊,免費寄贈一千本至全港中學,亦打算去不同學校作分享。 百無禁忌 推動性教育 說實在,不少女性遇上突如其來的月經,問朋友借衛生巾也要閃閃縮縮,生怕別人知道自己來潮。以往她到一些中學作分享會,發覺中一、二的學生很夠膽舉手問題,高中學生倒是一臉尷尬,不知如何啟齒,「或許受電視劇、社會影響,他們覺得這些事應收收埋埋,不應在課室裏說。」 翻開冊子,裏面有不同衛生用品的詳細用法,也有不同的處女膜形狀等圖解,「主流學校只會派發即棄衛生巾,其實女生們還有其他較環保及舒服的選擇,讓月事這回事變得沒那麼辛苦,而且男生也有必要認識月事,因為他們出來社會工作,總會遇到正在來經的女生,如果不了解,又如何體諒女性?」 Zoe有時亦會到訪中學,舉行月事講座及自製布衛生巾工作坊,學生在過程中能大膽發問。 Zoe唸大學時主修社會科學,回想最初開始關注身體和性別議題,是因為她與同學到婦女團體、性工作者及同性戀支援組織實習,當年完成實習,打算在大學舉行分享會,怎料活動受到校方打壓,理由是性工作者及同性總議題太敏感,只准他們討論性騷擾和宗教怎樣看同志。 「學校的反對正是社會的縮影,看到社會怎樣看性小眾。以前我覺得這些性小眾很慘,要幫他們,後來發現若我們不開放性討論,性騷擾、性侵事件只會不斷發生,因為受害人對性的不了解,不知何謂性侵;性侵者對性的不認識和好奇,認為性侵是權力的展現,對性的不理解就會愈加深性暴力出現,若我們能開放地講身體和性議題,大家才會知道自己身體的界線,喜不喜歡某些身體接觸,懂得說不。」那次經驗奠定了Zoe推動性別教育的決心,這次送贈學校的這本小冊子,鼓勵女生好好地跟月事相處,也在推動人們正確面對身體。 《十萬個月事為甚麼》 電子書免費下載:https://happeriod.com/pages/education原文刊登於明周文化撰文: 陳詠恩 攝影: 傅而雅,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鳴謝:organic we 對得住地球基地
明周文化|處女唔好用月經杯?女生出書贈全港中學 力推正向月事
大姨媽、M Come、period……月經的代名詞很多,「大家忌諱說月事,可能因為很多人對它印象很差,等同異味和不舒服。」正向月事發起人陳鈺霖(Zoe)在2014年首次試用布衛生巾及月事杯後,發現比即棄衛生用品舒服得多,索性開始自製布衛生巾兼代理相關產品出售。曾在非牟利婦女組織工作的她,發現比起講座,這些用品更能引起人們討論身體議題,最近她成功眾籌一本關於月事的小冊子,免費送贈全港中學,立志推動大家正面認識月事。 Zoe四年前開始轉用月經杯、布衛生巾等環保衛生用品,後來更代理出售。 市集擺檔 破解女生疑慮 近年市面上多了布衛生巾和月經杯等選擇,跟很多女生一樣,Zoe最初嘗試這類產品,純粹基於環保考慮,「每次來經都要用大量即棄衛生巾,每塊都有塑膠成份,一個女生一生人就扔掉一萬五百多塊膠!」即棄衛生巾含有漂白劑、消毒劑、人工香料等有害化學成份,加上膠膜不透氣,容易引致女性炎症。 四年前,她首次試用布衛生巾和月經杯,「比即棄衛生巾舒服一百倍!真的很透氣,好似穿了一條較厚的內褲。」儘管使用後,需要以蘇打粉水浸泡,再以家事皂清洗,但那舒適感令她覺得這些功夫都是值得的。她還與男朋友參與了一個自製布衛生巾工作坊,學習動手造,後來幫朋友團購產品,索性自立品牌出售及代理相關產品。 她直言月經杯使用更方便,只需把它摺細,直接放入陰道內,去洗手間時以取出,以清水沖洗便可再用,回到家後以滾水洗清消毒便可,「現在還有些專為月經杯而設的濕紙巾,把月經傾倒後,抹一抹杯子就可繼續使用!」即使正值經期,也不必告別戶外活動和運動。 布衛生巾與即棄衛生巾一樣,有日用、夜用不同長度,亦有以有機棉製作的款式;月經杯則有不同容量,下端的把柄方便用家把杯從陰道內取出,有些月經杯更是以社企形式經營,客人每買入一個,就會送出一個給貧窮國家女生。 然而,當她把產品帶到市集出售,人們反應各異,有父親知道月經杯要放進陰道內使用,馬上拉開女兒急急腳走,一臉尷尬說:「等你結婚之後才要用的!」也有男友主動購買送予女伴。顧客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一是會否令陰道變鬆,影響男方享受性事?二是會否弄破處女膜? 「原來很多女生都是顧慮另一半的看法,多於自己的感受。」她發現這些產品成為了解答女生疑問的最佳契機,她解釋,使用月經杯放入及拿出來,陰部都需要用力,原理猶如孕婦產後做收陰運動,所以如果發力得宜,反而會令陰道收緊。 Zoe以模型示範如何將月經杯放入陰道,她說,很多女生都不知道處女膜的位置,以為是陰道深入處,其實處女膜很接近陰道口,洗澡時也很易觸摸到。 有些月經杯上有刻度,令女生具體知道流量,了解身體狀態。 眾籌出書 補學校性教育不足 曾經在非牟利婦女組織工作的她,發現以往組織推廣性別教育,僅能入學校,或者要找社福機構轉介,難以接觸在職人士;反而到市集擺賣,講解衛生產品用法時,能直接解答人們對身體的疑惑,「客人有各式各樣的疑問,我才發現,香港的性教育如此貧乏,其實很多人對身體都不了解。」 例如很多女生都不了解處女膜的構造,甚至連台灣也有些婦科醫生說處女別使用月經杯,「處女膜不是珍珠奶茶那塊密封的膜,密封的話就無法排出經血了!它有是有孔的,有不同形態,處女膜位置並不深入,非常靠近陰道口,我們洗澡時很易碰到,所以把月經杯放進去時,並不會把它弄穿。」何況有些女生根本天生沒有處女膜。 《十萬個月事為什麼》實體教學手冊介紹了不同的衛生用品及用法,還有電子書版本供公眾參考。 為了開放對月經的討論,她在兩年前透過申請「Mad創不同」基金,出版了關於正向月事的電子書《十萬個月事為什麼》,解構各種對月事用品及身體的疑問,最近成功在網上眾籌,製作實體教學手冊,免費寄贈一千本至全港中學,亦打算去不同學校作分享。 百無禁忌 推動性教育 說實在,不少女性遇上突如其來的月經,問朋友借衛生巾也要閃閃縮縮,生怕別人知道自己來潮。以往她到一些中學作分享會,發覺中一、二的學生很夠膽舉手問題,高中學生倒是一臉尷尬,不知如何啟齒,「或許受電視劇、社會影響,他們覺得這些事應收收埋埋,不應在課室裏說。」 翻開冊子,裏面有不同衛生用品的詳細用法,也有不同的處女膜形狀等圖解,「主流學校只會派發即棄衛生巾,其實女生們還有其他較環保及舒服的選擇,讓月事這回事變得沒那麼辛苦,而且男生也有必要認識月事,因為他們出來社會工作,總會遇到正在來經的女生,如果不了解,又如何體諒女性?」 Zoe有時亦會到訪中學,舉行月事講座及自製布衛生巾工作坊,學生在過程中能大膽發問。 Zoe唸大學時主修社會科學,回想最初開始關注身體和性別議題,是因為她與同學到婦女團體、性工作者及同性戀支援組織實習,當年完成實習,打算在大學舉行分享會,怎料活動受到校方打壓,理由是性工作者及同性總議題太敏感,只准他們討論性騷擾和宗教怎樣看同志。 「學校的反對正是社會的縮影,看到社會怎樣看性小眾。以前我覺得這些性小眾很慘,要幫他們,後來發現若我們不開放性討論,性騷擾、性侵事件只會不斷發生,因為受害人對性的不了解,不知何謂性侵;性侵者對性的不認識和好奇,認為性侵是權力的展現,對性的不理解就會愈加深性暴力出現,若我們能開放地講身體和性議題,大家才會知道自己身體的界線,喜不喜歡某些身體接觸,懂得說不。」那次經驗奠定了Zoe推動性別教育的決心,這次送贈學校的這本小冊子,鼓勵女生好好地跟月事相處,也在推動人們正確面對身體。 《十萬個月事為甚麼》 電子書免費下載:https://happeriod.com/pages/education原文刊登於明周文化撰文: 陳詠恩 攝影: 傅而雅,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鳴謝:organic we 對得住地球基地

Metropop|貼身環保二三事
情人節,在與另一半打得火熱之際,有沒有想過在床上出心出力時,也能同時為地球盡一分力?為環保我們想得許多,自備環保袋食物盒統統可以做到,也是時候從自己出發,走多一步。以下介紹貼身的環保二三事,你嘗試過沒有? 環保有一「套」 有說安全套用完即棄,又以橡膠製成,想來不太環保。這裡所說的當然並非棄用安全套,但可以有更友善環境的選擇嗎?德國品牌Fair Squared是全球第一個使用公平貿易乳膠生產的安全套品牌,他們會直接向印度南部橡膠園購入原材料,成份不但天然無害,而且不含酪蛋白亦不經動物測試,乃是理想的純素安全套。 時尚內衣兼環保 其實內衣也有有效期限,一般建議每半年須更換一個。選用有機棉料,或是以回收物料再生的內衣品牌,便可將內衣帶來的環境負擔大大減低。為了讓殘餘布料也可以物盡其用,來自英國的品牌Luva Huva想到以此設計成內衣,更從二手市場中搜集各類復古布料,並選用以竹、大豆和有機棉製成的纖維,再以純手工製作,讓舊布料也可搖身一變,成為優雅時尚兼具環保的內衣。 月經杯的迷思 月經杯大家早已有聽聞,好處是環保耐用,更省下不少洗費,有心的女士們左思右想,但始終望而卻步。筆者以下列舉常見的三大迷思,希望幫助拆解各位對月經杯的誤解。 m: metro Pop z: 小刺蝟happeriod 店主 Zoe m:使用放進身體內的月經杯,會否覺得不舒服,甚至有痛的感覺? Z:只要放進陰道足夠裡面的位置,而且放置的方法適當,會幾乎感覺不到月經杯的存在。有時候出現不適感是因為杯款不適合自己的身體,或者只是心情和身體太緊張。 m:怎樣更換月經杯,更換時會否血淋淋? Z:可帶上水樽裝入煮過的開水,更換時先倒掉杯內的經血,再以開水稍作清洗。假如更換頻密,經血並不滿溢的話,熟習之後較少會沾到經血。建議新手在經期的第一日可在家中的浴室更換,以先掌握更換的方法。 m:月經杯是否真的可以12小時才更換? Z:這根據每人的流量而定,有人流量較少,杯內的經血不易滿溢,的確可以12小時才更換一次。而出於衛生考慮,在每12小時之內必須更換及清洗一次月經杯。 Shoplist (a) Fair...
Metropop|貼身環保二三事
情人節,在與另一半打得火熱之際,有沒有想過在床上出心出力時,也能同時為地球盡一分力?為環保我們想得許多,自備環保袋食物盒統統可以做到,也是時候從自己出發,走多一步。以下介紹貼身的環保二三事,你嘗試過沒有? 環保有一「套」 有說安全套用完即棄,又以橡膠製成,想來不太環保。這裡所說的當然並非棄用安全套,但可以有更友善環境的選擇嗎?德國品牌Fair Squared是全球第一個使用公平貿易乳膠生產的安全套品牌,他們會直接向印度南部橡膠園購入原材料,成份不但天然無害,而且不含酪蛋白亦不經動物測試,乃是理想的純素安全套。 時尚內衣兼環保 其實內衣也有有效期限,一般建議每半年須更換一個。選用有機棉料,或是以回收物料再生的內衣品牌,便可將內衣帶來的環境負擔大大減低。為了讓殘餘布料也可以物盡其用,來自英國的品牌Luva Huva想到以此設計成內衣,更從二手市場中搜集各類復古布料,並選用以竹、大豆和有機棉製成的纖維,再以純手工製作,讓舊布料也可搖身一變,成為優雅時尚兼具環保的內衣。 月經杯的迷思 月經杯大家早已有聽聞,好處是環保耐用,更省下不少洗費,有心的女士們左思右想,但始終望而卻步。筆者以下列舉常見的三大迷思,希望幫助拆解各位對月經杯的誤解。 m: metro Pop z: 小刺蝟happeriod 店主 Zoe m:使用放進身體內的月經杯,會否覺得不舒服,甚至有痛的感覺? Z:只要放進陰道足夠裡面的位置,而且放置的方法適當,會幾乎感覺不到月經杯的存在。有時候出現不適感是因為杯款不適合自己的身體,或者只是心情和身體太緊張。 m:怎樣更換月經杯,更換時會否血淋淋? Z:可帶上水樽裝入煮過的開水,更換時先倒掉杯內的經血,再以開水稍作清洗。假如更換頻密,經血並不滿溢的話,熟習之後較少會沾到經血。建議新手在經期的第一日可在家中的浴室更換,以先掌握更換的方法。 m:月經杯是否真的可以12小時才更換? Z:這根據每人的流量而定,有人流量較少,杯內的經血不易滿溢,的確可以12小時才更換一次。而出於衛生考慮,在每12小時之內必須更換及清洗一次月經杯。 Shoplist (a) Fair...

903你好嘢|有你最Whole《十萬個月事為甚麼》
收聽連結1: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B-Gk6ZN8ByF5O_kVWH30IOLySbqDSsy/view?usp=sharing 收聽連結2: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UNCCld5EFCdwIMppxlWqhkzUNfUym-V/view?usp=sharing
903你好嘢|有你最Whole《十萬個月事為甚麼》
收聽連結1: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B-Gk6ZN8ByF5O_kVWH30IOLySbqDSsy/view?usp=sharing 收聽連結2: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UNCCld5EFCdwIMppxlWqhkzUNfUym-V/view?usp=sharing

BBC中文|「每次清洗都能觀察自己的經血」:布衛生巾帶動月經革命?
專訪:從尼泊爾推動「月經革命」的台灣女孩林念慈 「我們現在來到第二波月經革命,讓女性跟自己的身體連結,女性去看見月經,然後『去汙名化』,重新找回女性經期的一個正向價值。」棉樂悅事工坊的創辦人林念慈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 來自台灣的林念慈,自2013年開始在尼泊爾成立布衛生巾工作坊,初衷是讓尼泊爾農村婦女能夠有乾淨且買得起的衛生巾,並到各個村落教導村民「認識月經」,破除「經血不潔」的傳統觀念。林念慈的工作讓她入選2017年BBC巾幗百名(100 Women)名單。 用棉布製成、可水洗重覆使用的布衛生巾(台灣稱衛生棉)並不是什麼新發明,早在拋棄式衛生巾、衛生棉條和月經杯之前,布衛生巾就已存在。但近年在台灣,布衛生巾的形像從「古人用的墊布」搖身一變成為「環保且呵護自己的私密伙伴」。 為什麼改用布衛生巾? 圖像來源,YE SIANG-WUN,葉湘雯在四年前成為布衛生巾使用者後,更進一步成為推廣者。 「布衛生棉改變了我對月經的看法,」葉湘雯對BBC中文說。 台灣東華大學的研究生葉湘雯使用布衛生巾已有四年,她是經由大學課堂上認識布衛生巾,因為自己使用護墊會皮膚過敏,因此想嘗試布衛生巾。 她在使用後覺得布衛生巾「純棉材質很柔軟很舒服,不會悶熱」,因此成為固定用戶,甚至投入布衛生巾的推廣工作。 「我以前用衛生棉的時候都覺得很方便、很快速,用完就包一包丟垃圾桶。不會特別看經血狀況和身體的關係,也不會去想,每丟掉一個衛生棉就是造成多一個環境負擔。」 葉湘雯自從使用布衛生巾後,在清洗時會留意自己經血顏色,從經血顏色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而且因為布衛生巾的吸收量有限,因此使用者會更加留意自己的流量變化。 「有的時候我也覺得手洗有一點麻煩,」葉湘雯坦言,「需要清洗」是她使用以及推廣她人使用布衛生巾的一大障礙。但她認為,如果有每天清洗內衣褲習慣的人,布衛生巾只是多一塊布,而她在忙碌時,會將布衛生巾浸泡隔夜之後放洗衣機洗。 她在一次經期會使用15到17片布衛生巾。 「現在我會很期待每次月經,因為想用不一樣花色的布衛生棉。」 中港的發展如何? 圖像來源,BBC CHINESE,香港市集上推廣生理用品的攤位。 「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尼泊爾的村婦,但在尼泊爾是以教育為主……反而是台灣或華人世界,我們銷量就賣得非常好。」林念慈說,布衛生巾的訂單從最初的一個月一兩百片,至今年達到一個月兩千多片,銷售對象除了華人,也遍及蘇格蘭、意大利。 在香港一處市集上陳列著六種品牌的布衛生巾,攤位上還有各式的月經杯,以及認識月經的文宣。雖然飄著微雨,到攤位詢問的女性仍絡繹不絶。 推廣「正向月經」的香港人陳鈺霖(Zoe)在擺攤空檔接受BBC中文訪問。她在三年前成立網店並到處推廣,她說香港社會對多樣化生理用品的接受度「比三年前好了很多」。從第一年辦市集「大家聽到就跑掉」,到現在會有人專程來買。過去一年幾乎每個月都舉辦月經工作坊,也很受到歡迎。 打開淘寶搜尋「布衛生巾」,很容易就找到「布知道工作室」,創辦人是來自四川的謝可曼,創辦的概念是倡導健康、環保和有機農業。 謝可曼在2014年推出第一款布衛生巾,目前以網路販售為主,也零星地在有機商店、農夫市集擺賣。「布知道」於2016年開始在網路商城沃土工坊開賣,沃土工坊對BBC中文說,平時一個月可賣10至30套,若有促銷可以賣100套。 解答你好奇的布衛生巾問題 怎麼用?布衛生巾用側翼上的鈕扣和內褲底部相連,視流量情況更換,推薦三至四小時換一次 使用後怎麼收納?使用後的布衛生巾可將經血部分往內折,用扣子扣成一個小方塊狀,裝在防水收納袋中 怎麼清洗?用冷水浸泡之後手洗,也可以加小蘇打粉洗滌,或用鹽水浸泡來加強清潔...
BBC中文|「每次清洗都能觀察自己的經血」:布衛生巾帶動月經革命?
專訪:從尼泊爾推動「月經革命」的台灣女孩林念慈 「我們現在來到第二波月經革命,讓女性跟自己的身體連結,女性去看見月經,然後『去汙名化』,重新找回女性經期的一個正向價值。」棉樂悅事工坊的創辦人林念慈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 來自台灣的林念慈,自2013年開始在尼泊爾成立布衛生巾工作坊,初衷是讓尼泊爾農村婦女能夠有乾淨且買得起的衛生巾,並到各個村落教導村民「認識月經」,破除「經血不潔」的傳統觀念。林念慈的工作讓她入選2017年BBC巾幗百名(100 Women)名單。 用棉布製成、可水洗重覆使用的布衛生巾(台灣稱衛生棉)並不是什麼新發明,早在拋棄式衛生巾、衛生棉條和月經杯之前,布衛生巾就已存在。但近年在台灣,布衛生巾的形像從「古人用的墊布」搖身一變成為「環保且呵護自己的私密伙伴」。 為什麼改用布衛生巾? 圖像來源,YE SIANG-WUN,葉湘雯在四年前成為布衛生巾使用者後,更進一步成為推廣者。 「布衛生棉改變了我對月經的看法,」葉湘雯對BBC中文說。 台灣東華大學的研究生葉湘雯使用布衛生巾已有四年,她是經由大學課堂上認識布衛生巾,因為自己使用護墊會皮膚過敏,因此想嘗試布衛生巾。 她在使用後覺得布衛生巾「純棉材質很柔軟很舒服,不會悶熱」,因此成為固定用戶,甚至投入布衛生巾的推廣工作。 「我以前用衛生棉的時候都覺得很方便、很快速,用完就包一包丟垃圾桶。不會特別看經血狀況和身體的關係,也不會去想,每丟掉一個衛生棉就是造成多一個環境負擔。」 葉湘雯自從使用布衛生巾後,在清洗時會留意自己經血顏色,從經血顏色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而且因為布衛生巾的吸收量有限,因此使用者會更加留意自己的流量變化。 「有的時候我也覺得手洗有一點麻煩,」葉湘雯坦言,「需要清洗」是她使用以及推廣她人使用布衛生巾的一大障礙。但她認為,如果有每天清洗內衣褲習慣的人,布衛生巾只是多一塊布,而她在忙碌時,會將布衛生巾浸泡隔夜之後放洗衣機洗。 她在一次經期會使用15到17片布衛生巾。 「現在我會很期待每次月經,因為想用不一樣花色的布衛生棉。」 中港的發展如何? 圖像來源,BBC CHINESE,香港市集上推廣生理用品的攤位。 「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尼泊爾的村婦,但在尼泊爾是以教育為主……反而是台灣或華人世界,我們銷量就賣得非常好。」林念慈說,布衛生巾的訂單從最初的一個月一兩百片,至今年達到一個月兩千多片,銷售對象除了華人,也遍及蘇格蘭、意大利。 在香港一處市集上陳列著六種品牌的布衛生巾,攤位上還有各式的月經杯,以及認識月經的文宣。雖然飄著微雨,到攤位詢問的女性仍絡繹不絶。 推廣「正向月經」的香港人陳鈺霖(Zoe)在擺攤空檔接受BBC中文訪問。她在三年前成立網店並到處推廣,她說香港社會對多樣化生理用品的接受度「比三年前好了很多」。從第一年辦市集「大家聽到就跑掉」,到現在會有人專程來買。過去一年幾乎每個月都舉辦月經工作坊,也很受到歡迎。 打開淘寶搜尋「布衛生巾」,很容易就找到「布知道工作室」,創辦人是來自四川的謝可曼,創辦的概念是倡導健康、環保和有機農業。 謝可曼在2014年推出第一款布衛生巾,目前以網路販售為主,也零星地在有機商店、農夫市集擺賣。「布知道」於2016年開始在網路商城沃土工坊開賣,沃土工坊對BBC中文說,平時一個月可賣10至30套,若有促銷可以賣100套。 解答你好奇的布衛生巾問題 怎麼用?布衛生巾用側翼上的鈕扣和內褲底部相連,視流量情況更換,推薦三至四小時換一次 使用後怎麼收納?使用後的布衛生巾可將經血部分往內折,用扣子扣成一個小方塊狀,裝在防水收納袋中 怎麼清洗?用冷水浸泡之後手洗,也可以加小蘇打粉洗滌,或用鹽水浸泡來加強清潔...